上品寒士1_二十一、忘年交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嚐嚐水已合適,兩個俏婢便一起來給陳操之寬衣解帶,陳操之並不內疚,小嬋和青枝倒是臉頰緋紅,小郎君長大了,個頭比她二人都高了——

陳操之道:“家慈會倚閭盼歸的,小子這就告彆。”

陳操之略一思考,琅琅道:“儒家覺得運氣天必定,而道家則以為能夠通過煉氣服丹竄改本身的運氣、乃至把握本身的運氣,長命長生,亦非虛無縹緲、不成尋求。”

青枝介麵道:“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山徑幽深,道院喧鬨,鬚髮皆白的葛洪看著陳操之從山下一步步走上來,心道:“本來還真的隻是個少年人——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嗯,此子不俗,錢唐陳氏雖非士族,但詩書傳家,比那些敷粉薰香、誇誇其談的士族後輩強上百倍。”

陳操之驚起道:“啊,聞仙翁高論,小子受益實多,隻是天氣已晚,小子要趕歸去了。”

叔侄三人沐浴後,換上乾淨精美的細葛衣衫,這時陳母李氏出去,將陳操之左袖捋起,把一縷五色絲纏在陳操之胳膊上,說道:“這是端五索,又稱長命縷,能夠遠兵器、辟鬼獸、消滅瘟疫,保佑我孩兒無病無災、長命百歲。”又把一個裝有雄黃和其他香料的小錦囊係在陳操之腰帶上。

葛洪攜著陳操之的手到書房坐定,陳操之見四壁書架卷軸落落大滿,不由喜上眉梢,便求葛洪答應他借書歸去謄寫,五日以內必還。

端五後的兩日,來福去錢唐縣城接那兩戶佃客來陳家塢,還要去馮縣相那邊問訊,看戶籍之事有無端倪。

葛洪道:“老道問你一難,如能答上,即請入道院坐,不然,那裡來回那裡去。”

葛洪烏黑長眉微微顫栗,吟道:“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此言何解?”

陳鹹也傳聞過葛洪近的來隱居在明聖湖四周,但從未見過麵,也冇敢去拜訪,怕吃閉門羹,傳聞葛洪倨傲非常,吳郡陸始特地來拜訪他都不睬睬,可現在卻專門派酒保來請陳家塢的人去道院晤談,真讓陳鹹又欣喜又喜,猜想就是陳操之,讓人去一問,公然。

葛洪大笑:“少年人,口氣不小,你要與老道談玄論道?”

兩個俏婢一起發狠,上前陳操之按在浴桶裡,櫛發沐身,將陳操之搓得渾身通紅,浴室內吃吃笑聲不斷。

……

相傳東漢大儒鄭玄的侍婢皆通詩,曾有一婢被罰在天井中下跪,另有一婢路過,諷刺問:“胡為乎泥中?”下跪的婢女應道:“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二婢問答皆是《詩經》原句,家學淵源,就連侍婢都風雅如此。

要求保舉票支撐,感激!

陳操之無語,他未滿十五歲,和八歲的宗之一樣隻能算是孺子,隻好任由小嬋和青枝擺佈。

初陽台道院非常簡樸,隻要一間三清殿,供奉元始天王、玉晨道君和太上老君,彆的幾間是丹房、書房、寢室和酒保道童的居室,一個小院,稀有株葛洪手植的梅樹。

陳鹹曉得葛洪的名聲,葛氏乃江南士族,祖父做過東吳的吏部尚書,其父官至邵陵太守,葛洪本身也爵封關內侯,但葛洪一心向道,偶然仁進,王導曾邀他出任谘議參軍、散騎常侍,葛洪皆推讓不就,赴嶺南羅浮山結廬煉丹,是玄門金丹派的祖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