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1_三十九、草堂二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除了江東士族後輩,另有很多豪門學子也來此向徐藻博士請教,南人、北人都有,徐藻本著先聖“有教無類”的主旨,對每個肄業者隻提一個題目,答得合意的就答應其入室聽講,並不收束脩之禮,可肆意挑選聽《莊子》、《孝經》、或者聲韻之學,門生來去自在,毫不束縛,徐氏書院這類自在的民風很受學子們歡迎。

陳操之代為緩頰道:“仙民兄,我與劉尚值一起結伴而來,若他單獨歸去,我心何忍,不如由我代他答這一題如何?”

劉尚值想了想,又道:“若你過了關而我冇過關,那又如何是好?”

劉尚值留阿嬌在車上,帶著一個仆人,與陳操之主仆來到湖畔那一排草堂外,但聽靜悄悄冇半點聲音,彷彿草堂並無人居住。

劉尚值看到冉盛在翻白眼,有些難堪地衝陳操之苦笑,低聲道:“悔不該帶她來此,真是費事。”

劉尚值內心不是很有底,對陳操之道:“子重,你先請。”讓陳操之打頭陣,他好聽聽徐邈是如何出題的、陳操之又是如何答覆的?

陳操之淺笑道:“我可冇有強你與我步行,你能夠和阿嬌坐車。”

“小郎君你看——”冉盛俄然指著道旁一塊石頭叫道。

劉尚值頓覺頭大如鬥,他先前聽陳操之的題是毛詩的,不難,正鬆了一口氣,冇想到他這一題卻要高出老、莊這兩大通俗文籍,他劉尚值儒經還算清通,老、莊玄學卻未瀏覽,徐邈這的確是用心刁難嘛!

陳操之毫分歧情他,大袖輕擺,木屐清脆,自顧大步向前。

劉尚值麵紅耳赤,寒春季氣額頭冒汗。

吳郡城就是古姑蘇,小橋流水、湖泊如星,出西門4、五裡,一起都是傍著溪流走,遙見一山橫亙,狀如臥獅,山腳下是明鏡般的一汪湖水。

徐邈擊掌道:“善!子重兄通過了。”

伴計討了賞錢便歸去了,陳操之、劉尚值持續前行,但見黃葉紛飛、衰草侵道,一派暮秋氣象,而小鏡湖的水卻潔白清澈,四周都是常綠樹木,湖水長年染著綠,似有濃濃的春意化不開。

劉尚值老臉一紅,瞪起菱形眼假作活力道:“子重諷刺我,我毫不與你甘休,快快幫我想個對策。”

徐邈諦視陳操之,緩緩點頭道:“也好。”

陳操之回聲答道:“‘夭夭’總言一樹桃花之風調,‘灼灼’專詠枝上桃花之光色,又有由少入盛,喻光陰交移之意。”

陳操之道:“體例也不是冇有——”

吳郡國粹博士徐藻本籍徐州東莞郡,東莞徐氏乃儒學世家,尤擅經學和音韻學,五十年後果永嘉之亂,徐藻之父徐澄之與同親藏琨帶領本族宗親和鄉鄰一千餘人南下渡江,搬家京口,徐藻便是在京口出世的,徐藻自幼好學,博覽經籍,對《孝經》、《莊子》和音韻學研討甚深,又能說一口純粹的洛陽官話,隻因不是士族高門,不得朝廷重用,先為都水使者,前任吳郡國粹博士,江左士族後輩多從其學“洛生詠”。

徐邈品性鬆散,厭聽誇大之詞,先前聽劉尚值說他父親徐博士還高臥未起,內心就不悅,說道:“從錢唐來,也有千裡嗎?”

陳操之拱手道:“錢唐陳操之、劉尚值求見徐博士,願拜入門牆,從師受業。”

徐邈對陳操之觀感甚佳,所出題目亦不甚難,現在輪到劉尚值了,徐邈出題道:“《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請用《莊子》原句解釋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