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值頓覺頭大如鬥,他先前聽陳操之的題是毛詩的,不難,正鬆了一口氣,冇想到他這一題卻要高出老、莊這兩大通俗文籍,他劉尚值儒經還算清通,老、莊玄學卻未瀏覽,徐邈這的確是用心刁難嘛!
“三香店”的伴計指導道:“那便是獅子山,徐博士的書院就在山下的小鏡湖北岸,兩位郎君沿這條鬆石路再走三裡便到。”
陳操之笑道:“我又不能預知徐博士出的何題,如何幫得了你!如許吧,我不出示葛師的薦書,與你一道答題,這可算是同甘共苦了吧?”
徐邈對陳操之觀感甚佳,所出題目亦不甚難,現在輪到劉尚值了,徐邈出題道:“《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請用《莊子》原句解釋之。”
徐邈品性鬆散,厭聽誇大之詞,先前聽劉尚值說他父親徐博士還高臥未起,內心就不悅,說道:“從錢唐來,也有千裡嗎?”
劉尚值想了想,又道:“若你過了關而我冇過關,那又如何是好?”
劉尚值看到冉盛在翻白眼,有些難堪地衝陳操之苦笑,低聲道:“悔不該帶她來此,真是費事。”
劉尚值嘲笑道:“我隻是讚你看似肥胖,實在筋骨健旺,這應當是常常來回寶石山練出來的吧——對了子重,你有葛稚川先生的薦書,我可冇有,傳聞要入徐氏書院之門先要接管徐博士的發問,並且提的題目各不不異,子重,你說我如果答覆不上來那可如何是好?”
陳操之道:“體例也不是冇有——”
劉尚值道:“我們一向都是步行。”
陳操之便讓來德將牛車驅到一邊,冉盛揹著木笈、提著束脩之禮跟從他前去草堂拜師。
陳操之淺笑道:“請徐兄出題。”
劉尚值喜道:“有何體例,快講快講。”
陳操之毫分歧情他,大袖輕擺,木屐清脆,自顧大步向前。
陳操之道:“就是答不上來也不要緊,前漢匡衡鑿壁偷光夜讀書,你也能夠趴在草堂窗外聽徐博士講經,這都是風雅事,徐博士應當不會趕你走。”
陳操之拱手道:“錢唐陳操之、劉尚值求見徐博士,願拜入門牆,從師受業。”
陳操之道:“敗興而來,答不對題而返,有阿嬌作伴,又何憾焉!”
劉尚值抓耳撓腮,看著陳操之,苦笑道:“子重,本日始恨常日不消功,唉,阿嬌誤我!”
吳郡城就是古姑蘇,小橋流水、湖泊如星,出西門4、五裡,一起都是傍著溪流走,遙見一山橫亙,狀如臥獅,山腳下是明鏡般的一汪湖水。
徐邈雙手交疊按在膝上,朝陳操之一躬身,挺直腰板,出題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何解?”
陳操之、劉尚值一行是在玄月二十九日午後達到吳郡的,在城西的“三香堆棧”住下,次日夙起,沐浴換衣,帶上束脩贄見之禮,宴堆棧的一個小伴計帶路,前去徐氏書院。
除了江東士族後輩,另有很多豪門學子也來此向徐藻博士請教,南人、北人都有,徐藻本著先聖“有教無類”的主旨,對每個肄業者隻提一個題目,答得合意的就答應其入室聽講,並不收束脩之禮,可肆意挑選聽《莊子》、《孝經》、或者聲韻之學,門生來去自在,毫不束縛,徐氏書院這類自在的民風很受學子們歡迎。
劉尚值哭笑不得,牛車裡的阿嬌聽到了,“格格格”的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