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1_十六、操之說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從長安去隴右,來回起碼也要一個多月,並且陳操之隻是使臣,真正要買賣時天然有東晉賣力此事的官吏前來,這又是王猛的拖字訣,陳操之豈有不知,他來長安已有十餘日,應當要儘快與氐秦達到和談,因為他還牽掛著洛陽的安危,另有那悠遠江東翹首以待的陸葳蕤。

甘露宮景福殿,夯土承重外牆,內部是木構梁架,桁梧堆疊,修建宏偉,壁帶為黃金釭,含藍田璧,明珠翠羽飾之,五色流蘇,綠文紫綬,金銀花鑷,幡旄光影,暉映一殿。

那苟太後起先眼波浮動,不安本座,但陳操之的確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傳染力,說佛法深切淺出,又專門說些婦人愛聽的因果報應、福報勸懲故事,又以佛謁警省,諸如“淫為不淨行,利誘失正道。精力靈魂馳,傷命而早夭。享福頑癡荒,死複墮惡道。吾用畏是故,棄家歸林藪。”——

陳操之道:“宿世姻緣,殊難解釋,外臣亦是沉迷不得憬悟者,太後卻要外臣來講佛經,愧甚。”

“人本欲生經者,照乎十二人緣而成四諦也。本者,癡也。欲者,愛也。生者,存亡也。人在存亡,莫不浪滯於三世,飄縈於九止,綢繆於八縛者也。十二人緣於九止,則第一人亦天也。四諦所鑒,鑒乎九止,八解所正,正乎八邪。邪正則無往而不恬,止鑒則無往而不愉。無往而不愉,故能洞照傍通,無往而不恬,故能神變應會。神變應會,則不疾而速,洞照傍通,則不言而化。不言而化,故無棄人;不疾而速,故無遺物。物之不遺,人之不棄,斯禪智之由也。故經曰:‘道從禪智得近泥洹。’豈虛也哉?”

與氐秦的兵器比擬,陳操之此次帶來的這批長槍短戟不管是鐵質還是鍛造工藝都較著占優,在演兵練習短兵相接中兵器好壞的差異會更較著,那些氐秦將士利用以後自會把這些兵器的好處向王猛、苻堅稟報的——

陳操之從速離榻,膜拜行禮,抬眼看時,卻見那苟太後豐腴的臉頰微紅、眼波欲流、胸脯起伏,陳操之暗生警戒,心道:“這是自稱未亡人的佛教徒嗎?如何一副慾念橫生的模樣!看來我還得以佛法點化她,莫要沉迷於淫慾,嗯嗯,教養壓服一個皇太後,也勝造七級浮圖了。”

一聽這話,陳操之很有點受調戲的不舒暢之感,也隻好恭恭敬敬答覆:“外臣本年虛度二十。”

苟太後居中,苟皇後稍稍偏左,殿前另設兩張獨坐榻,陳操之、苻宏向苟太後、苟皇後見禮後彆離跪坐於擺佈獨坐榻。

苟太後早就已傳聞了陳操之與三吳門閥陸氏女郎婚姻難偕之事,現在聽陳操之這般答覆,便道:“陳使臣幼年漂亮,想必傾慕者眾,何必非陸氏女不娶,豈不是韶華蹉跎!”

苟太後問:“可曾婚娶?”

這是釋道安的《人本欲生經注序》,苟太後姑侄天然是聽不懂,陳操之又用淺近易懂的說話一一講授,又雜引《華嚴經》、《四十二章經》、《雜含經》、《八師經》、《圓覺經》來闡述《人本欲生經》的經義,諸如“於諸惑業及魔境,人間道中得擺脫,如同蓮花不著水,如同日月不著空”、“諸天下統統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君子命,當知循環愛為底子。”又如“於無始存亡,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循環,不知苦之本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