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騏得陳操之這般讚譽,心下甚喜,口裡連連自謙。
這日氣候晴好,傍晚時分,巋然端坐的蘇家堡沐浴著霞光,頗顯大氣,陳操之心道:“這淮北的塢壁可比我陳家堡的環形塢堡防備才氣強大很多,即便有三千軍士來攻,這城堡最慢能死守個十天半月。”
關西六大姓,韋、裴、柳、薛、楊、杜,始平蘇氏雖不是士族,但也是庶族大地主,蘇氏嫡派後輩自幼也是要誦習詩書的,蘇道質尤以風雅自居,精於《尚書》和《大戴禮記》,對於老莊玄學,亦有瀏覽,與陳操之一席談,對陳操之的才學大為傾倒,慨歎江左人物,美好如此!
陳操之瞻仰高槐,說道:“管夷吾尊王攘夷之策今亦有鑒戒之用。”
郡太守道:“這位是出使氐秦的陳使臣,太子洗馬、江左衛玠,蘇大郎可曾聽聞?”
蘇騏道:“稟使君,鄙人恰是要回堡上,敢問使君有何調派?”
陳操之安然道歉道:“鄙人久聞令妹才名,今見此迴文詩,瑩心耀目,大為讚歎。失禮莫怪。”
蘇騏此番率部曲度淮,在亳州、淮南擄掠了兩家富戶和一隊行商,很有收成,當然是不肯意與陳操之這數百軍士同業的,但既然陳操之這麼說,意殊殷勤,他也不好回絕,躬身道:“能與陳使君同業到平輿,鄙人之幸也。”
蘇騏連道:“豈敢。”內心驚奇道:“蘭妹有這麼大名聲嗎,聲傳江左了?不至於吧,蘭妹本年才十四歲,足不出鄉裡,織錦之藝雖精美,但從不署名,這位陳使君如何會得知我蘭妹的閨名,真是奇哉怪也!”
陳操之道:“平輿是鄙人此行必經之路,不知蘇大郎可肯與鄙人同業?也好一起向蘇大郎就教兩淮風景。”
蘇騏早早就派人回堡報知其父蘇道質,蘇道質現為平輿縣的遊徼,隻是掛名罷了,得知六品太子洗馬陳操之路經此地前來拜訪,從速出迎,待見到陳操之有三百精乾軍士,不由又有疑懼之色,彼時淮北諸流民帥對氐秦、慕容燕當然是提防備至,但對東晉的淮北諸刺史、將軍也是不信賴的,這些流民帥隻信賴本身、隻想保住本身的塢壁、地盤和部曲,始平蘇氏自十五年前由關中避冉閔之亂遷至汝南平輿後,招攬流民,擴建塢壁,短短十餘年,蘇家堡聚有男女人丁四千餘,可供戰役的部曲私兵八百人,是汝南一帶比較強大的塢壁,但因為是近年才遷來的,以是分得的地盤較少,難以保持這龐大的宗部,蘇氏父子少不得要乾一些劫奪富戶的活動,他們不會在本縣、本郡擾民,淮南富庶,以是每年總有那麼1、兩次,蘇家堡的人會度過淮河擄掠,當然,他們也曾到燕國慕容氏占據的許昌那一帶搶割其小麥和小稻。
“此迴文詩也,何人所作?”陳操之大會為驚奇。
如許,陳操之、冉盛一行便與蘇騏及其部曲同道往西北,蘇騏密囑其部下部曲,少言寡語,莫讓這些軍士得知他們度淮是為了擄掠,隻說是運了一批織錦去淮南販貿,平輿的織錦馳名兩淮三吳,這此中尤以蘇家堡織錦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