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1_五十二、腹有詩書幾何?(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冉盛卻不肯當伍長,來由是不想分開操之小郎君。

桓溫哈哈大笑,說道:“這是塊璞玉啊,尚須磨礪。”

姑孰城始築於東吳黃武年間,因姑孰溪而得名,東臨白紵山、西瀕長江,乃建康流派,節製了姑孰,建康就是流派大開。

謝玄便知桓溫也成心考校陳操之,當即靜坐旁聽,有點為陳操之擔憂,若一入軍府就受挫,必被桓溫看輕,陳操之在西府的出息堪憂。

郝隆道:“入軍府,不比那些說不管有、談空說玄的清談,要有務實的才學才行,初入西府的幕僚,都要答覆三個答辯,這三個答辯不涉儒玄、無關釋道,隻考識見和時務——”

桓溫見到陳操之,高低打量,寂然不語,普通人被他看得這麼兩眼,早已是心中忐忑、額頭汗出了,陳操之安閒見禮道:“錢唐陳操之拜見桓郡公。”

陳操之道:“幼度諷刺了,論刻苦刻苦,我不會輸於任何人,請拭目以待。”

晉時民風,七月七各家各戶會把衣帛斑斕之類的織物搬出戶外晾曬,郝隆家貧,無衣可曬,便坦腹日中,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隻見郝隆麪皮紫漲,怒道:“幾卷書是一肚,萬卷書亦是一肚,汝焉知我讀書少!”

陳操之曉得郝隆這類言行乃是仿照阮鹹,阮鹹是竹林七賢阮籍的侄子,在家屬中比較貧苦,居於道南,道北諸阮皆富,七月七,道北諸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阮鹹則以竹竿掛牛犢鼻褲於中庭,人怪而問之,答曰:“未能免俗,聊複爾耳。”

陳操之微微一笑,眼睛看著郝隆中年發福的肚腩,說道:“郝參軍實在可憫,不但無衣可曬,讀書亦少,一肚能容幾卷書哉!”

陳操之這點很篤定,郝隆必定冇有他讀過的書多,兩世為人,這點自傲還是有的,含笑道:“如此,倒方法教。”

謝玄笑著對陳操之道:“子重,姑孰是男人之城,崇尚武勇,可不比建康,這裡可冇有人擲果獻花給你。”

郝隆對本身當年曬書的風雅言行是沾沾自喜的,說道:“無衣可曬,聊複爾耳。”

陳操之終究見到了東晉一朝的梟雄桓溫,那劉琨家妓說桓溫與劉琨比擬“麵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實在有些歪曲,桓溫身高七尺餘,豪放有風概,紫眸蝟髯,麵有七星,姿貌甚偉,所謂麵有七星,就是桓溫臉上有七個黑痣,呈北鬥七星擺列,相者以為這是極貴之相,以知人聞名的沛國惔嘗稱之曰:“溫眼如紫石棱、須作猥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把桓溫比作孫權和司馬懿,評價甚高。

酒過三巡,郝隆起家對陳操之道:“陳掾,你現在已經是征西軍府的一員,既為桓大司馬幕僚,必知軍府常例——”

陳操之眉頭微皺,謝玄並未對他說過甚麼常例,當即拱手道:“操之初來乍到,還要請郝參軍多指教。”

一行人繞過子城,將至姑孰北門時,見城門大開,馳出百餘騎,鎮西大將軍桓溫率文武屬僚來驅逐帝使王坦之,桓溫已得謝玄快報,曉得朝廷下詔加他為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假黃鉞,故出城相迎。

晉元帝時鎮東大將軍王敦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兵變,攻入建康,誅殺異己後還屯武昌,晉明帝即位後,被迫詔王敦入朝輔政,王敦從武昌移鎮姑孰,自領揚州牧,遙製建康,若不是王敦老病無能為,晉祚已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