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拗不過大腿,這在哪朝哪代都是真諦啊。
太子李貞被撞了趔趄,昂首見到那張令他非常討厭的麵孔,心中極是不悅。
......
如果照實說,免不了引發天子的思疑,他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如何能夠對軍國要事如此精通!如果詩詞歌賦,發明締造還說得疇昔,但觸及軍政要事,可就美滿是另一回事了。
這些老將固然都已卸甲入朝,不再身居要職,但畢竟都是封了爵位的老臣,提及話來還是有些分量的。
他一甩袍袖,拂塵而去,眾位朝臣紛繁拱手恭送。
陳善大笑著從馬背上翻跳而下,將手中佩劍丟給陪侍牙將,走過來一巴掌拍在了荀冉肩頭。
荀冉見來人是前次國宴傳旨的中官,麵龐一緩,拱手行禮:“本來是黃中使,不知黃中使找陳將軍和盧將軍有何要事?”
晉王李洪搖了點頭:“恰好相反,臣弟此番前來,倒是勸父皇一鼓作氣,禦駕親征踏平西突厥。”
晉王早就摸透了天子的心機,這類時候勸諫不但不會有好的結果,還會讓事情往更糟的方向生長。
太子李貞的態度,讓身為太子太傅的蕭綱很難堪。
小黃門最後還是屈就,將荀冉一併帶入宮中。
但此時現在,蕭綱又不能挑瞭然提示李貞,真是急煞了他。
陳善便是再猖獗也不敢在中使麵前逞強,恭敬的拱了拱手:“陳某領命,還請中使大人帶路。”
荀冉心中一沉,看來安西進奏院老將們聯名呈上的奏疏已經送抵至禦前,天子陛下還對這份發起非常感興趣。荀冉心中有了計算,遂順著對方的話說道:“本來是陛下之命!實不相瞞兩位老將軍這些光陰來一向在傳授荀某兵法技藝,荀某估摸著兩位老將軍這會兒應當已經從府邸解纜了。”
......
......
一卷黃塵滾滾,轉刹時十幾騎已經來到進奏院府門前。
但他又不得不在朝臣麵前表示出兄長儲君的儀度,強忍著怒意擠出一抹笑容道:“無妨,三弟此次前來可也是勸父皇不要親征?”
小黃門歎了一聲:“奴子那裡有甚麼要事,是宅家宣兩位將軍入宮麵聖呐。”
眼下天子大怒,一心要禦駕親征,太子的表態無疑很關頭。對於李貞來講,這是一個絕佳的機遇,如果表示安妥不但會在天子心中加分很多,朝臣中那些老臣也多會倒向東宮。
李貞在內侍的攙扶下,緩緩邁開步子,正欲分開紫宸殿卻與劈麵走來的晉王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