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秘事_105、送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與其他帝王比,李治算是有情有義了。

李治也算不得情聖。

或許,身為帝王,愛的,向來隻是本身,另有這大好江山。

單看對武後,當年武後本是太宗文天子的秀士,太宗文天子駕崩後,被擯除至感業寺修行。最後不但回了宮,還助她一步一步登上了後位。

內心止不住想,若楊炯曉得了本相,會不會吐血三升?

春四娘想起那些前輩們自傳中的帝王,個個都是不要江山要美人的種,個個都仰天長嘯壯懷狠惡:“冇有你,這江山朕要來何用!”

楊炯倒是滿臉神馳:“三峽七百裡,惟言巫峽長。重岩窅不極,疊嶂淩蒼蒼。峭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清楚見,無風波浪狂。都說四孃的《蜀道難》極佳,我卻更喜這首《巫峽》。若我能在途中,如四娘般,寫出如許的詩作,也算不枉此行了。”

不過是給活著的人看的。說到底,心中有愧,想求個心安罷了,跟真愛有毛乾係。

可惜,李治到底是帝王。

李治子嗣並未幾,後代總計十二人。此中,獨與武後的孩子最多,弘,賢,顯,旦,承平,加上早夭的至公主,四子兩女,整整一半。

情聖?嗬嗬。

李安期曾位居相位,而殷仲容的書法,則深受皇後愛好。

對於帝王的愛情,喜新不厭舊,大抵便算得上用情至深上了吧?

秋風瑟瑟,落葉在風中打著卷兒。那叢黃菊,恰好開得正豔。可惜,再豔的菊花,也難讓民氣生愉悅。

“四……”春四娘及時改了口,“是巴蜀?”她內心直打鼓。也不曉得,楊炯的《巫峽》,是不是此次遊曆所作。

楊炯苦笑道:“不瞞四娘,常住兄因喪母之痛,剋日真是……”他擰著眉頭,不曉得該如何描述纔好,想了半天,才道,“這幾日他看著倒好,麵色非常安靜。我等隻能往好處想,感覺他與夫人雖同在京中,卻分開兩處,本來便豪情淡薄,不悲不惱也屬普通。隻是,他卻又不言不語,四娘你不曉得,真正一個字兒冇有。我等想著,或許是他過分哀思,失了魂也未可知。“

“這等候遇,四娘你說說,真是......存亡哀榮,莫過如此!”看楊炯的模樣,如有此報酬,讓他馬上去死,也是心甘甘心的。

楊炯黯然道:“現在看來,我留在這裡,於宦途無益。倒不如出去遊曆一番,也好長些見地。”

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因一曲《長恨歌》成了千古絕唱。可若不是李隆基被幽居西宮南內,而是持續做他的天子,他是否還能想得起楊貴妃?

王皇後,蕭淑妃,魏國夫人,誰有好的結局?

“入朝為官”幾個字,刺痛了楊炯苦衷。他當下變了神采,也冇心機會商武敏之了,連啜了好幾口茶,才勉強笑道:“四娘說得是,我的確是差了曆練,故而想分開長安,到各地逛逛看看。忘了奉告四娘,我此次前來,實在是與四娘告彆的。”

之前的趙麗妃,武惠妃,當日多麼受寵,最後不一樣被他拋在了腦後?

楊炯感喟連連:”若公然如此,他聽了四娘這番話,隻怕更會勾起他的滿腹苦衷,不免生出事端來。”

乃至武後,他也數次動過廢她的動機。

春四娘沉默了好一會兒,也黯然道:“我在這裡,無親無端,可貴你不嫌棄,經常來陪我說說話。你這一走,我……”她是真的很失落,“我定會想你的。不知你要去那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