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秘事_89、喜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皇後又道:“這幾日,好好守著你娘吧,不消上朝了。”

這話一出,皇後與榮國夫人忍不住對視一眼,眼裡都浮上了兩分憂色。

她出了會兒神。皇後知她意義,卻並不接話。

見皇後不語,她出了會兒神,又道:“順娘病了幾日,敏之便不分日夜,服侍了幾日。今兒是我看他累了,再強撐下去,隻怕順娘冇事兒,他倒先倒下了,故而趕著他回房安息去了。誰曉得這孩子,不過閉了會兒眼,又出門了,說是要再去尋幾個名醫來瞧瞧。”

武敏之應了聲:“是。”

武敏之黯然點頭。

皇後看了武敏之半日,歎了一聲:“敏之,我知你孝敬。但你日夜守在這裡,也是於事無補。這裡有大夫及婢女照顧,你還是去歇著吧。你累成這般模樣,倘若姊姊醒來瞥見,豈不心疼?隻怕更添了病勢,反倒不美。”

榮國夫人道:“可不是。提及來,這些年,他母子二人雖同在京中,卻可貴聚在一處。我雖未明言,卻一向心胸慚愧。”

皇後道:“正巧,太醫已為姊姊診過脈了,現在他正在小廚房,親身守著婢女煎藥。你約莫還冇見著他,恰是與你私交甚篤的喬太醫。不然,我也不能未與你籌議,便私行帶了他同來。我的主張,敏之若無貳言,不如讓他留在府中為姊姊診治,待姊姊大好了,再回宮不遲。不知你意下如何?”

她歎了一聲,“宮中的太醫都無計可施,市坊的名醫又能如何?不過,總歸是他一片孝心,我也不好硬攔。”

皇後終究一笑:“他們母子若能前嫌儘釋,姊姊也可放下一樁苦衷,倒算因禍得福了。”

武敏之低聲道:“謝皇後體貼。”稍一躊躇,他又道,“時候已經不早,還請祖母與皇後保重身材。皇後若不嫌棄捨間粗陋,莫不如隨祖母一道,去她院中先行安息的好。”

榮國夫人順勢勸皇後:“可貴敏之一片孝心,媚娘你看?”

榮國夫人歎道:“這孩子最是麵冷心熱,也不知是好,還是不好。”

所幸竇內侍帶來的是大好動靜:行軍道總管李懋公八百裡加急送來了好動靜,大唐軍隊安定了高句麗,已在班師途中,賢人鎮靜難耐,要皇後馬上回宮,共商獻俘大計。

貳內心一片茫亂,得空細想,躬身禮道:“敏之......但憑皇後叮嚀。”他雖麵無神采,聲音卻不自發地比常日和順了些。

她抬眸望向裡間,沉默很久,淒然道:“媚娘,娘老了,疇前那些爭強好勝的心性全冇了。所圖的,不過是你與順娘安康安樂,孫子輩都奔個好出息。現在你這一脈,顯見得用不著娘操心了。可順娘一脈,本來便人丁不旺,更死的死,病的病,唯一健全的敏之,也不知將來是何結局。怎不讓娘悲傷?你姊姊復甦時,一雙眼睛,直直地盯著我說,她此生足矣,雖死無憾,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敏之。”

皇後一笑,正要回話,屋外俄然傳來了腳步聲。倆人一起抬眸望向門口,快步走出去的,可不恰是武敏之?

皇後躊躇道:“政事繁忙,我不能久留,可貴本日有閒,還是多陪陪姊姊的好。”

皇後長長地歎了口氣,放緩了語氣:“罷了,生老病死,原是必定,非人力可違,你也不要過分自責。”

榮國夫人擺瞭然要皇後表態,但她很聰明,說到這裡便適時地住了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