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_第62章 老子韓非列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且有盜”,其鄰居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鄰居之父。昔者鄭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問群臣曰:“吾欲用兵,誰可伐者?”關其思曰:“胡可伐。”乃戮關其思,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而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此二說者,其知皆當矣,但是甚者為戮,薄者見疑。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矣。

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偶然而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實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若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而顯棄其身。此之不成不知也。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乾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脩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彊,無侵韓者。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分歧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有為自化,平靜自正。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覺得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令媛,厚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我寧遊戲汙瀆當中自快,有為有國者所羈,畢生不仕,以快吾誌焉。”

夫龍之為蟲也,可擾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人有嬰之,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太史公曰: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竄改於有為,故著書辭稱奧妙難識。莊子散品德,放論,要亦歸之天然。申子卑卑,施之於名實。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原於品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

人或傳其書至秦。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秦因急攻韓。韓王始不消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悅之,未信譽。李斯、姚賈害之,毀之曰:“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消,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秦王覺得然,下吏治非。李斯令人遺非藥,使他殺。韓非欲自陳,不得見。秦王悔怨之,令人赦之,非已死矣。

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脩道而養壽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乾。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

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說難曰: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當時則駕,不得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大德,麵貌若愚。去子之高慢與多欲,態色與淫誌,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以是告子,如果罷了。”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覺得罔,遊者可覺得綸,飛者可覺得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本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