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義_第三章 神農嘗百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白日,他領著臣民到山上嘗百草,早晨,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著火光把它詳細記錄下來: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饑,哪些能醫病,都寫得清清楚楚。

嘗百草的神農,並冇有真正稱王,神農平生忙於為老百姓作進獻,嘗百草,建立中醫體係,淺顯人平生能完成一項發明已經不輕易了,如何能夠還能夠在政治上有所建立。神農因為毒性發作,終究告彆了人間。

上麵是神農氏的傳說故事:

神農嘗完百草,為百姓百姓找到了充饑的五穀,醫病的草藥,來到複生寨,籌辦下山歸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本來,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農正在難堪,俄然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今後,複生寨一年四時,香氣滿盈。

《神農本草經》記曰:醫不三世,不平其藥。孔衝遠引舊說雲:三世者,一曰黃帝鍼灸,二曰神農本草,三曰素女脈訣。康成周禮注,亦曰:五藥,草、木、蟲、石、穀也。其治合之齊,則存乎神農子儀之術,是禮記注所謂慎物齊者,猶言治合之齊,指本草諸書而言也。衝遠既引舊說,複疑其非鄭義過矣。漢書引本草方術而藝文誌闕載,賈公彥引中經簿,有子儀本草經一卷,不言出於神農。至隋經籍誌,始載神農本草經三卷,與今分上中下三品者相合,當屬漢以來舊本。

為了記念神農嘗百草、造福人間的功勞,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把神農昇天的複生寨,改名為“留香寨”。

這山半截插在雲彩裡,四周是刀切崖,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溜光水滑,看來冇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們又勸他算了吧,還是趁早歸去。神農搖點頭:“不能回!百姓百姓餓了冇吃的,病了冇醫的,我們如何能歸去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