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演義_第四章 商湯建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BC1728年,湯命令遷九鼎於亳。

甲骨文中有很多祭奠太丁的記錄,因為太丁是商湯的宗子,固然冇有繼位,但仍然作為直係的先王之一奉祀於祖廟。

外丙,統治時候:BC1725--1724年。

僅在朝兩年,即病逝,傳位其弟仲壬。外丙身後諡號為商哀王。商朝初期實施兄終弟及製,即由他們開端。

關於太丁的卜辭甚多,因此有考古學家以為,他曾幫手商王成湯主持軍事。

湯對前來朝賀的諸侯皆以禮相待,湯本身也隻居於諸侯之位,表示謙遜。三讓。遂即天子之位。“因而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史記·殷本紀》)。也就是在“三千諸侯”的擁戴下,湯作了天子,告祭於天,宣佈了商王朝的建立。

湯重視“以寬治民”,是以在他統治期間,階層衝突較為和緩,政權較為穩定,國力也日趨強大。對內減輕征斂,鼓勵出產,安撫民氣,從而擴大了統治地區,影響遠至黃河上遊,氐、羌部落都來進貢歸服,都說商湯是他們的君主。《詩·商頌·殷武》稱:“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氐羌前來朝拜。

遙尊高辛氏之四妃曰簡狄為先祖。帝嚳為遠祖。契為封國之始,長為堯司徒,勝利於民,受封於商。後十三世。生主癸。主癸之妃曰扶都,以乙日生湯。

湯和伊尹在夏王都告祭六合今後就率軍回到了亳。這期間商的聲望已達於四方,各地的諸侯、方伯以及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的酋長們部紛繁照顧方物、貢品到毫來朗賀,表示臣服於湯。數月之間,就有“三千諸侯”大會於亳(《逸周書·殷祝》)。實際諸侯朝者千八百國(1800)。

BC1732年,大旱。

BC1735年,夏桀憂憤病死在亭山,死前對人說:“我悔怨當初冇有乾脆把湯殺死在夏台,乃至使我落到這個了局。”此年仍然大旱。湯命令禁絃歌舞,以示記念。

BC1733年,大旱。

湯先撻伐豕韋、顧兩國,然後滅昆吾和夏桀。至此陸終的後代獨一彭姓的諸稽、大彭國和己姓的有蘇國存在。

BC1731年,大旱。湯在桑林中禱告上天降雨。降雨真的來了。

商湯接收夏朝滅亡的經曆經驗作《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於民,勤力乃事”,不然就要“大罰殛汝”。對那些亡國的夏民,則仍儲存“夏社”,並封厥先人。以禹所作的《洪範》作為治國理政的首要體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