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_第十章 白銀換翡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時的清朝,票號停業已經相稱發財,北方就不消提了,日升昌已經是天下聞名,而在江南地區,固然因為承平天國活動而蒙受太重創,但蘇滬杭畢竟是天下最有錢的處所,且臨時冇有蒙受太多烽火,是以這裡的票號停業也是相稱繁華。在蘇滬杭地區,買賣隻要超越五百兩銀子的,多數直接用銀票來付出。

這位姑蘇名妓本身就做的一手隧道的蘇菜,本身來這邊辦院子後,也把這技術帶了過來,這麼久而久之,這裡的蘇菜反倒成了一絕,併成了這裡的招牌,其他文娛辦事項目,反倒是烘托了。

至於剩下的一千兩,李永吉考慮到還要買屋子,並且銀票在此時確切好用,因而就收了銀票,歸正給張信達這些翡翠的話,代價應當充足了。

聽到這裡,李永吉也冇有能人所難,隻是要求汪雲翼現在能拿多少黃金就拿多少出來,彆的一半則能夠用翡翠鑽石來抵,這是李永吉多少有些體味的範疇。

就比如說這個邀月樓,傳聞樓主本來就是一名姑蘇名妓,厥後大哥色衰,又冇有找到可心的好人家,就單獨來這邊落戶,並本身開了一家院子為生。

所謂亂世黃金亂世玉,現在已經是亂世,玉器本就在不竭貶值,聚豐當收買這些玉器,此中一個很大的支出,是要賣給本國人換銀子的,但跟著數量越來越多,這東西也開端不值錢起來。

也就是看到這些,李永吉纔開端感慨,那張信達公然還是紙上談兵,甚麼倒騰銅啊之類的,那些在今後或許是不錯,但在起步階段,還是倒騰這些高貴的翡翠玉器,性價比才更高啊。

這期間蘇滬杭的票號停業,因為還冇有經曆烽火,相對還比較均勻,固然也有晉商等其他票號插手,但首要還是徽商把持,像汪雲翼地點的汪家,實在也是徽商的一分子。

邀月樓的蘇菜,又以樓主月孃親手做的魚羹最為著名,傳聞樓主月孃親手做的魚羹是遠近聞名,很多人想吃都得提早預定,要不然就排不上號。當然,如許的處所,普通老百姓是吃不起的,就連李永吉,彆看家中也算小康,但影象中彷彿一次也冇去過,至於他阿誰便宜老爹李正祥有冇有本身偷偷來過,那就不清楚了。

既然是對方的大老闆,汪雲翼汪三爺出麪點頭,事情也就好辦了,李永吉很快就獲得了三千兩白銀。

這倒不是說汪雲翼想懺悔,或者他的銀票是亂開濫發,實在是因為此時清朝都是銀本位軌製,那麼作為錢莊,壓箱底的貨幣,也主如果銀子跟銅錢,而黃金則相對較少,很多錢莊乃至壓根就冇有黃金。

正因為如此,以是李永吉激烈的要求不要銀票,而是都換成等價的黃金。

不過,汪雲翼給的不是真金白銀,而是三千兩銀子的銀票,這銀票就出自汪家本身的錢莊――聚豐錢莊。

能夠說,這類用銀子換玉石的體例,兩邊都是真正的皆大歡樂。

這倒是也能夠瞭解,因為三千兩白銀,那就是真真正正淨重三千兩的東西,遵循均勻值36.5克一兩算的話,那就是109.5公斤!這麼一筆銀子,李永吉可拿不動,就算能拿動,出去也是太惹眼了。

最後,李永吉挑了兩對證量上乘,做工精美,由3分水的老坑玻璃種製作的玉鐲子;一整套帶著6個杯子,一大一小2個茶壺,全數利用冰種翡翠製作的茶具;另有一個鴿子蛋大小的玉扳指,是通體帝王綠的上等玻璃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