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若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彆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 一人所見與多人同。由眚病故見圓影出。由瘴惡故感災祥起。瘴即病也。將有惡病預感此事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表情分歧。能所殊體。故雲必異。明見若雜。各失其義。明則非明。見亦非見。二義既失名字亦亡。如同微塵與水相和。但名泥團。不名塵水。明見既失將何名和。故雲非義也 二略例餘塵
阿難。吾今複之前塵問汝。汝今猶以統統人間妄圖和合諸人緣性。而自迷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執便利教依安立說。遂疑勝義一真菩提從和合有。生住異滅是無常性。即違淨名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乃至有為是菩提無生住異滅故 二正破和合二。一破和二。一總征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四義征訖 二彆破
如第仲春非體非影。何故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 非是真月之體。又非水中之影。但是捺目根識整齊。故見二相。實在無體。如彼圓影目眚所成無體可得
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若知五影因眚故見。終不執影是實有體。既無所見。能見何立。故無見咎。此約喻釋見無見也 二所喻表情二。一示妄
阿難。若複此中有一小洲秖有兩國。獨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統統不祥境地。或見二日。或見兩月。此中乃至暈適 兩國二土也。眾生穢土以有漏識為體。煩惱造業所共感故。諸佛淨土以無漏智為體。真如淨用之所現故。暈適謂日月之暈。適近也。剋日月也
雲何名為彆業妄見。阿難。如人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彆有圓影五色堆疊 目喻真見。眚喻業相。眚因熱氣逼成。業因無明所動。燈喻法性。夜見喻妄見。圓影喻五蘊。斯則由不照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動。說名為業。以依動故能見。依能見故境地妄現。以有境地原因起心彆離等 二廣破即離二。一彆破二。一破即燈即見
於意雲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分歧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 若此圓影是燈上現。無眚之人應合俱見。何故獨占眚人自觀。餘無見者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 色燈光也。燈實有光。未曾有影。今見影者乃是眚病使之然也。以此而推。所見之影能見之見俱為眚病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地點。畔雲何成 如或定不相和。見應緣明不及。尚自不知明相。約何故分畔義 三略例餘塵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聆聽。吾當為汝彆分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此之妙心。若欲眾生生信解者。故可詮辯各種開示。若欲明證親顯此境。應以微密觀照奢摩他中現量所得。離諸彆離。方為親證。故起信中說。離言真如是觀智境。依言真如是生信境。今斥多聞強記不補綴觀。故於此境心猶未了。故般若雲。以無所得故得阿耨菩提 三發難開曉三。一雙標二見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雲何明合。了明非暗 彼若救雲。我此見性雖不與暗合。無妨見暗。斯有何失。故此牒雲。若見暗時不與暗合。隨即破雲與明合者應非見明。若許分歧有見。即應合必無見。複雲何言見與明合了明非暗。故知。見明而無合義。和合見性既而不成。菩提證心因和合有。從茲破矣 二略例餘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