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疏_第28章 (2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遍涉。雲何獲圓通 摩訶迦葉。因觀人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儘。妙法宣明。銷滅諸漏。今揀。雖稱妙法乃是內塵。仰仗此修。豈越能所。覺非能所。故非圓通。遍圓涉通也 二依根證入門五。一眼根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複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隔垣聽聲響。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實在 般若德也。前四句揀不通。口鼻下二句經文語倒。故先舉所例口鼻。後舉能例身根。蓋翻譯者略順根次也。隔垣下四句。正顯耳根分歧前五。由是得名通實在耳 三常實在二。一正顯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 局勢至菩薩。由唸佛三昧都攝六根。淨念接踵。入無生忍。今謂。凡是有為皆屬行陰遷變。念性生滅。恰是無常。如何故無常因獲常住果。故非圓通。然唸佛法門此方最要。雖雲生滅。要因念想專注在懷。兼佛願力旦生淨土。生彼國已。停止彌速。即證有期。今顯圓根。觀音為上。頓挫之道。故須揀也 三頌觀音圓通三。一廣顯圓門四。一標歎所入法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願加被將來。於此門無惑。便利易成績。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湎。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實在心如是 如來藏即一體三寶。是所入之理。具足無漏性功德故。願加下五句正結願。但以下二句勸學。最後一句文殊指己選圓通心。實在無妄非挾情故 三時眾獲益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雲何獲圓通 周利槃特。因作數息。微細窮儘生住異滅。返息循空。因是得道。今雲。鼻息雖通出入。出入各據而不訂交。支分既離。豈成圓觀 三舌根

知根混亂思。湛了終無見。馳念不成脫。雲何獲圓通 須菩提。曠劫已來心得無礙。由是察看。十方成空。空性圓明。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今謂。意根混亂思念。若以寂定湛旋。畢竟無有知見。依此修行。馳念何逃。亦可若望湛覺真明。必無知見。即無知覺明也。應知有知見者未脫妄圖 三依識修斷門六。一眼識

阿難汝聆聽。我承佛能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 金剛如幻已見上文。三世如來一門超出。故雲佛母。又金剛空也。如幻假也。佛母中也二斥失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實在 法身德也。聲於聞中自有動靜。說為有無。非謂聞性是有無也。世人若以不聞聲時號無聞者。聞性已滅。聲塵更起。遣誰更聞。是知聲有聞性不生。聲無聞性不滅。生滅既而遍離。由是得名常實在也 二釋成

此是微塵佛一起涅槃門。疇昔諸如來。斯門已成績。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將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前二句總指統統諸佛皆今後門得涅槃也。疇昔下彆列三世。並引文殊皆同此證也 二重明差當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人間。如同夢中事。漂亮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淨極謂滿淨擺脫圓也。光通達謂滿覺般若備也。寂照謂真諦法身極也。三德既圓。三障永儘。如大夢寤。如蓮華開。返觀人間欲誰留礙。此極證也 二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