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癡頑。好為多聞。於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 正熏修者。由持清禁複假密言。內魔不興。外障不起。以此修禪。更天真僻。快然獲益其大矣哉 二正請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季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以悲增故不取涅槃。護法故常隨持咒 二敘護持
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囉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堆疊。經恒沙劫。終不能儘 奧妙無窮。服從不儘。以日繼時。用劫壽說。不成得矣 三不持不對
是故如來宣示此咒。於未來世庇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統統諸妖怪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陳債來相惱害 世有修行心切而多障惱。蓋宿業耳。凡作世善。尚多違緣。況出世心求成覺道。衝動而發。其可敵乎。非不思議奧妙之功。莫能遣也 二獲心通
阿難。如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統統統統輕重罪障。疇宿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謄寫此咒身上蔕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消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存亡既多。造業何算。未經懺悔。積至於今。皆為見道之重障矣。不思議力如湯之熾。虛妄業雪向則消殞也 八所求隨願
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雲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上天中。雲何名為等覺菩薩。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眾一心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涅槃最極果也。即位所至處。乾慧最後因也。即位發基處。信住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即信解行地。名為修行。初地見道乃至等覺。名為證入。即分證果也。阿難雖知諸地之名。而未能辨名下之義修證行相。故此問也。即示其不解。為將來耳 二如來廣說二。一讚請許宣
爾時梵王並天帝釋四天大王。亦於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經心至誠庇護令其平生所作如願 三八部眾
此諸眾生。縱其本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統統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恒河沙阿僧祇不成說不成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離 雖不作福。受持力故佛與之福。既與同生。仍稟教行。則何福而不集乎 五眾行成績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刹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毗舍遮等並諸餓鬼無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是善男人。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扶養。劫劫不生貧困輕賤不成樂處 第一劫者發心修行之初時也。洎乎菩薩最後身時。故名後身。於此中間不落雜類。或生人中亦非貧賤。以持尊勝法故身尊勝也 四諸功德聚
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複有八大惡星覺得其主。作各種形呈現世時。能生眾生各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八大惡星者。謂金木水火土羅計彗。雖有善宿。變即成災。有此咒處災不能作 二結示益相二。一除障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