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疏_第46章 (46)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是諸如來究竟了義之說。又是出世最後時說。故雲最後垂範也 二阿難因聞請益二。一阿難問三。一欽奉前聞

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問邊沿也。界分也 三祈為開示

又善男人。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美未圓。於命明中。彆離精粗。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到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進步。生勝解者 識陰露現。故曰命明。識既含藏漏無漏種。今於此中彆離決擇。苦集有漏。名粗名偽。道滅無漏。名精名真。擇去粗偽苦集。而留精真道滅。故雲彆離精粗等。修道為感。證滅為應。但取於此。故雲唯求。背清淨道者。本修圓觀。法界劃一離二邊垢。名清淨道。今發小乘厭忻之解。故名曰背。所謂下釋前義也 二判屬邪徒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半途成狂。因依利誘。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互動。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思念。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歇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言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促進 半途成狂者。方在似覺。未成不退。邪慧產生。故雲成狂。不察識陰微細生滅。便謂已證。故雲因依利誘等。餘文可解 二敕勸弘宣

於大眾中反覆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奧妙開示 問妄圖也。未聞五陰老是妄圖而名有殊

識陰若儘。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 現前根互用者。即前第三漸次證無生忍也。前文已見。從互用中入乾慧者。即此互用便是已入乾慧地也。互用便是安閒位故。如前文雲。返流全一六用不可。乃至統統如來密圓淨妙皆現此中。此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促學習行漸次。斯則始從乾慧終至等覺。俱不離此第三漸次而建立也。今約從總入彆。故雲從互用中入也。言金剛者。以此行人從始至終皆由修習金剛三昧而得成績。故前文雲。是各種地。皆以金剛。察看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切。或可此約利根之者到乾慧地經心發化遂超因位直入妙覺。故得彆受金剛之號。若鈍根者。隨所發行。更曆諸位。故不得受金剛之名。但稱乾慧耳。若將此位。立在等覺後心。其如前文彼。文雲。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豈可於入交彼更立乾慧地耶。前人迷此。於等覺後更立金剛乾慧一名。誠誤後學。理例俱無。不敢聞命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 二正申三問

誘人緣者稱為天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人緣天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說有人緣。猶是妄執。更認天然。迷中陪者。故雲眾生妄心計度 三總結斥

唯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腐敗心目。覺得季世統統眾生作將來眼 眼目擺佈之言皆喻心也。心明照瞭如眼之見 二如來答二。一正答所問三。一答妄圖三。一總明二。一顯真覺圓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