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疏_第8章 (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離諸法緣無彆離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雲何為主 至心如主。妄圖如客。客有來去。主無挪動。若離法緣無彆離性。顯汝心性隨塵各還。是則為客。雲何名主 二示見性無還二。一阿難承前敘難

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故後全滅 斥彼置疑也。末伽梨是字。母名俱奢梨。此指與匿王所引異者。俱是外道趣爾指也。色身變異可說無常。見性不遷理非斷滅 四信悟續生

晦昧為空。空暗淡中結暗為色。色雜妄圖。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 無明體暗。故雲晦昧。內有無明外現空相。故雲為空。此則最後劫濁也。下文雲。迷妄有虛空。又雲。汝見虛空遍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此三細中業轉二相。亦雲同異。亦雲動靜。由此動靜相互待故。於此二相暗中結成形色。即根身器界也。形色既現。想處此中。色想相雜。有知覺處成於根身。想澄凝處便是器界。此則第三現相也。以有境地原因。牽起粗識。念念彆離相續不竭。故雲聚緣內搖。此前二粗也。由念相續熏習不竭。遂成分離。取六塵相流趣不息。故雲趣外奔逸。而後二粗分離識也。從微至著。三細四粗為煩惱道。畢於此矣 四顯執

阿難。此大講堂。敞開東方。日輪昇天則有明曜。中夜黑月雲霧晦瞑則複暗淡。戶牖之隙則複見通。牆宇之間則複觀壅。彆離之處則複見緣。頑虛當中遍是空性。鬱[土*孛]之像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淨 舉此明暗通塞空有染淨八種之相。皆仗因托緣以立其象也 二明各還

不知色身外洎江山虛空大地鹹是妙明至心中物 根身種子屬內。緣而執受。江山大地屬外。但緣非執受。此之三境皆是賴耶相分。又此空界從迷妄生。識所變故。能變之識滿是無明。迷真而起。亦無自體。能變所變皆是鏡心所現影象。故前文雲。汝身汝心皆是至心中所現物。不知此理。卻執我心在色身內。故此結示 二約喻結指倒相

汝亦如是 以法合喻如上所辨一客去主留責滯緣想二。一約法喻順推有體三。一法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倒置者。名字那邊。號為倒置 隨者猶任從也。任汝心中諦打量看。佛如果倒。汝名佛身那邊是倒。汝如果倒。汝名本身那邊名倒。此則令其識倒置處也。名(去聲)字猶詺目也。前人於此作泯相解。遂令下經正辨倒置血脈不貫。便成孤起。既絕正倒。如來何故卻說倒置。學者請詳。無見榮古 二敘其罔知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雲何世尊名我等輩丟失真性倒置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據此見河之見與我見聞無殊。於王即雲不滅不生。於我即雲丟失真性。王之與我孰親孰疏。苟或殊途。如何辯白。然此問意由來久矣。始因手自開合見無開合。頭自擺盪見無動搖。一一佛印皆言如是。此則如來令於妄見即辨真見。無離生滅有不生滅。阿難罔知佛旨。猶謂生滅與不生滅彆。遂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真假現宿世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匿王知其度量。又不發問伸誠。因而引外六師執身故後斷滅。所冀佛親開示。即妄見真。責引阿難。無執二彆。阿難古佛。豈茲不了。蓋為本日惑重情深。須示瞢然確陳拒諍。故茲問也 二如來驗破執情三。一驗出倒情二。一垂手以問引出常情四。一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