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錦人家_44.第44章 姨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比及茶過兩巡,姨母再也忍不住淚,掩麵抽泣。

上等蜀綢在長安時價四到五兩銀不等。上等素綢二兩銀一匹,印染兩千匹素綢,本錢也要三百兩,合計四千三百兩。買素綢印染明顯便宜很多。李徐氏隻要八百兩。季家如果幫手,就要往內裡彌補三千多兩。

“英英她爹過世後,我一個孀婦支撐染坊,帶大後代。這套茶具就再冇拿出來用過。技術早已陌生了。”季氏拿著白玉缽搗茶,想起昔日閨中姐妹們同窗茶道讀書的景象,很有些唏噓。

季英英點了點頭:“不曉得是誰。清算東跨院,這是要長住?”

季英英和三位嬤嬤大吃一驚。

本來這位三阿姨就是那位當初算計母親婚事的姐妹。吳嬤嬤說的不錯,真真是臉皮厚,還要來家裡長住。季英英揣摩著吳嬤嬤的話就明白了。對這位阿姨太熱忱,母親定不歡樂。衝撞失禮,又會丟母親的臉。隔了二十年向來不來往,現在大老遠的從長安跑來,她來做甚麼?

早餐是在正房用的。見過禮,季英英和季耀庭不約而同,一左一右去攙扶季氏。兄妹倆對視一眼,又低了頭持續孝敬。

李徐氏眼睛又紅了:“姐姐的茶道工夫連顏徒弟都讚美不己。冇想到另有能吃到姐姐煎茶的一天。”

吳嬤嬤順口答道:“她另有臉來見太太,真真臉皮厚!”說完才覺講錯。她大驚失容地扯了季英英道,“小祖宗,千萬莫張揚。裝著不曉得。嬤嬤求你了。”

“我曉得呢。”季英英拍了拍她的手,再三包管,吳嬤嬤才放她去了。

吳嬤嬤是陪嫁過來的,清楚啟事。她擔憂季英英不曉得內幕,觸怒了太太,這纔出聲提示:“莫對阿姨過分熱忱。也莫衝要撞失禮與她。”

人的心態大略如此。疇前算計了好婚事,害本身遠嫁。現在過得尚不如本身,季氏天然就會高興。

荷包上手一掂一捏,曉得隻要兩錠小元寶。以銀為禮,那真是冇有提早做籌辦。季英英不是嫌貧愛富的人,她正差私房銀使,笑彎了眉眼道:“一針一線都是阿姨的情意。英英隻要歡樂的份。”

冷靜用過飯。季耀庭自去前頭鋪子支應。季英英對姨母的到來非常獵奇,不等季氏叮嚀便留了下來。

這還是頭一回和季英英一起躲在門口伸長了耳朵聽壁角,都有些難堪。內心卻又揣著一團火,季英英打了個手勢,三位嬤嬤便厚著臉皮不走了。

管廚房的田嬤嬤陪著季氏遠嫁,大抵二十年也冇曾做過這般豐厚的早餐。八道小食,四色點心,擺滿了小圓桌。

三個嬤嬤早遣退了下人,也想偷聽。

“嬤嬤!”季英英親熱地喊了她一聲,走疇昔往裡張望。

“英英,這是你三姨母。”季氏端倪伸展,很有點雨後天霽的疏朗。

“嫡母借了五百兩銀,家中早辦理一空,我當賣財物做了川資,現在攏共隻要八百兩。蘇杭太遠,蜀綢又便宜,需得兩千匹上等綢方可救郎君出獄。姐姐救我!”

季氏朝季英英使了個眼色。季英英嘟了嘟嘴巴,不甘心腸退出了正室。她不肯分開,躲在門口偷聽。

每個少女都有一顆熱忱的八卦之心。季氏向來不提長安外祖家。女子出嫁後,就冇了本身的姓氏,前麵都冠以夫姓。如趙申氏,楊石氏。季氏實在應當叫季徐氏。她諱忌提自家出身,外頭人皆喊季太太,久而久之,讓人健忘了她的姓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