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萬戶侯_十八章:行途(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當年必定要複興大漢的白衫現在卻成了顛覆九州的麻衣老頭。

函穀關起於三千崑崙山脈之上,巍峨宏偉,險要天成,當初動用民工十萬,開山辟穀,天子又親身南下尋來隱居多年的搬山一脈,請出數百搬山神將,用時十五載將北陰山夷為高山,在舊址上修建函穀關。西通涼州之路隻此一條,開東西二門,建角樓四座,與山並肩,而主樓更甚一籌,登高望遠,可踏雲瞰鳥,百年來不知多少文豪不吝一擲令媛,隻求一登函穀關主樓,作首被人津津樂道的千古絕句。

他身後緊跟的什長冷酷道:“帶我們去驛館。”

許司茂看著車隊緩緩進縣,長舒一口氣,內心早就把本該站在這裡驅逐的縣令罵了個痛快。

袁蒙為了製止難堪,也是儘量和侯霖保持著間隔,這點上兩民氣照不宣,偶爾碰個麵也都點頭表示,冇人開口,但幾個什長見到侯霖的態度較著比之前恭敬了很多。

“下官義安縣縣丞許司茂拜見將軍!”

有些事情還是要靠本身去爭奪。

於一銳細心打量著這個信使,滿臉的怠倦微風塵,站立的時候連腿都在顫抖,彷彿下一秒就要暈倒疇昔。

許司茂點頭,年青小吏彷彿已經風俗了這類問答,低下頭默不出聲。

於一銳看著身邊那身金獅銀帶的將軍甲,久久不語。

於一銳銳把密函放在燭台上燃著,丟在了空中,頃刻燃成灰燼。

第二每天矇矇亮,侯霖便被喧鬨的聲音吵醒了,發明身上蓋著一層厚厚的毛毯。

泰天三年大旱之災,同年七月江南數王謀逆,安穩了百年的大漢江山半晌就烏雲密佈,那些早被宦海紛爭矇蔽了濟世之心的人精們莫非冇一個感覺奇特的麼?

“嗯。”

縣丞許司茂遠遠的便看到一杆龍頭大旗從官道那頭緩緩靠近,整了整衣冠,朝著身後幾個小吏厲聲道:“這但是從長安城裡來的將軍,你們幾個可不要出甚麼不對,酒宴可設好了?”

“侯都尉,車隊開赴了。”

半晌後,鎮西將軍於一銳坐在府邸中慢條斯理的看著這個信使送來的密函,問道:“這封信何時發放的,有幾小我曉得?”

“嗯。”於一銳對著身後的親兵使了個眼色,親兵心領神會,跟在信使前麵一同走了出去,左手攙扶著信使,右手按到了腰間的刀柄處。

侯霖也冇把這事放在心上,對於比起在車隊中獲得言語權而說,那暴民各處,被中原視為荒地的涼州更讓他上心。

“見機行事吧!”迷含混糊中嘟囔出這麼一句,隨即便睡著了。

密函上寥寥數字,卻讓於一銳多年都未放下的心提的更高。

這義安縣的驛館不過四間房屋,袁蒙出來巡查一番走了出來,幾個什長腰間彆劍寸步不離,這架式倒不像下榻,而更像來巡查。

“你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好好睡上一覺,等你睡醒了本將會親身誇獎你。”王銳笑了笑,手裡拿著那封密函說道。

如果說長安城是天下第一城,那函穀關則就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雄關。

“驛館可清算安妥?”

侯霖早就又將那身大紅官服壓箱底去了,一身素白跟在袁蒙身後轉悠,看著從見到許司茂以來一向一張死人臉的袁蒙感覺奇特。

他腦海裡的阿誰肥胖身影更加清楚,白髮蒼顏卻猶勝當年。

於一銳想到這兒搖了點頭,造化弄人啊!誰又能想到這麼一個前程簇錦、必定能在史乘上留下稠密一筆的才子一夜間便申明狼籍,誰又能猜到現在阿誰麻衣草鞋的糟老頭就是當年的白衫國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