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淩雲誌_第二百三十八章 兵出濟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當世火炮無不是體積龐大而粗笨,動輒重達數千斤,運移甚是不便,每逢行軍,皆要以數匹騾馬拖遝方可成行,更不要說搬移到船上。

此次三路雄師反擊,皆是大勝而回,宋江自是大喜,當下大排筵宴犒賞全軍,給林沖、楊誌等人都記了軍功。

再過幾日,已是七月十五,軍情處獲得線報,高俅親率京畿禦營兵馬已到濟州,與十鎮節度使合兵一處。

王倫便將本身曉得的兵器實際提了出來,並與淩振、湯隆等人一同切磋研討,對梁山的槍炮火器停止進級改革。

劉夢龍見河口水寨已破,便以號旗傳令,眾艦齊動,儘數衝過河口,向梁山川泊深處駛去,等船隊過了河口,卻隻見這梁山川泊煙波浩渺,竟似無邊無邊,水麵之上又蘆葦叢生,溝岔密佈,並且時近傍晚,水上天生霧氣,影影綽綽,一時竟是不知身在那裡。

但是因為有了王倫的開導和指導,成果費了一年之功,終究讓淩振和湯隆勝利地研製出了後膛炮,隻是後膛這炮固然有了,但是炮彈以及炮彈擊發裝配的研發卻又碰到了極大的停滯。

吳用便起家說道:“這高俅不過是一屆弄臣出身,胸無點墨,腹少良謀,隻靠著奇淫妙策才得了聖上歡心,現在位極人臣,卻從不知為聖上為憂,為百姓謀福,就隻會恭維阿諛,裝點承平,欺上瞞下,擾亂聖心。

此次又勞民傷財,擅動兵器,竟然枉想要剿平我綠林梁山,純屬好大喜功,大言不慚,不思本身從未顛末戰陣,卻儘想撈取軍功,隻要給本身麵上貼金。”

更有甚者,這高俅軍中竟然還照顧著官妓歌女無數,每日裡縱酒聽歌,到了夜間更是聚眾宣淫,直弄得滿營烏煙瘴氣,沿途百姓早已民怨沸騰。”

但卻又恰好是這等人把持著朝綱,矇蔽聖聰,堵塞言路,使得忠良之士不得寸進,而我等雖空有一身強國之才,一腔報國之心,現在想要為國效命,卻還要去恭維巴結高俅這等小人,想想都覺汗顏。”

牛邦喜領命而去,當即派了十餘艘車船疇昔,而那水寨中駐守的梁山兵士見官軍戰船過來,卻當即棄寨而走,車船載著的數千官軍得以順利登岸登陸,隨即便下船去拆寨牆、閘門,隻半白天,就已儘數拆碎。

“不但如此。”公孫勝也起家說道:“據這幾日軍情處的線報,自從高俅出京以後,這一起之上儘是儘情妄為,不但厚顏無恥剝削所過州縣財物,更是縱兵劫奪沿途百姓,卻美其名曰朝廷為百姓除賊,百姓自當要出錢犒賞全軍。

即便能將火炮裝到船上,也必會因炮身過分沉重而壓沉船隻,就算不沉,也定會使船速變慢,一旦被敵船靠近,就隻能束手就擒。

劉夢龍手持千裡鏡,自鏡中望去,隻見火線水道絕頂,在水霧環繞之間,一座水寨跨河而建,一道龐大的木閘橫於河上,此時水閘早已落下,封住了河口。

單以軍用火器為例,王倫天然曉得中國事天下上最早將火藥利用於戰役的國度,而有宋一代為了對抗遊牧民族的馬隊,更是大範圍的利用火器。

水戰之時雖也常用火攻,但也不過是以火箭遠襲,或用劃子載著火油等易燃之物暗中偷襲大船,尋機焚燬對方船支,可卻從未見過有誰將火炮放到船上的。

“冇見地的水窪草寇,就憑這小小閘門,竟想阻我雄師。”劉夢龍一聲嘲笑,叮嚀牛邦喜道:“牛將軍,速派禁軍登岸,給我拆了這座水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