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英雄傳說_第105章 立身之本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施恩起家言道:“都頭儘管放心養傷,鄆州六岸孔目有手劄寄來,囑附我父對你刻薄相待。故而我父親免了殺威棒,你有一軍官朋友,托人傳話出去。都頭在此稍候三月,便可出去做事。又送來五十貫,讓我們保你每日飲食無憂。我不過略儘地主之誼,每日飲食稍作改良,又遣部下人奉養都頭。實是敬慕都頭為人,恭敬豪傑。”

武鬆本就喜好練武,見小管營安排的如此妥當,有感而發:“你們管營真是太客氣了,武鬆感激不儘,但有調派必當赴湯蹈火。”

與此同時,楊芝儲等人前去穀陽縣一行也是收成滿滿。且不說其他的收成,單是從西門慶家中搜出的那本《法衣伏魔功拳譜》,便是可貴的武技。世人見了以後,皆是讚不斷口,現在鄆州的幾位愛好技藝的軍官,都在勤勤奮懇地練習這本拳譜。

施恩趕快行禮:“時候不早了,都頭一起馳驅,早些安息吧。”

這刀法乃是唐朝一名馳名的武僧所創,更是那座寺廟的鎮寺之寶。而施恩固然身懷如許的刀譜,卻如同身在寶山而不自知,從未用心去修煉。

“都頭,小管營叫我轉告,都頭若覺著無聊可習武。十八般兵器、梅花樁、石鎖皆備。另有前些年勞虎帳來的一惡僧,盜來一套刀法相贈。據傳此人來自慈雲寺,此寺自東漢建成。寺內有三絕技,此刀法乃此中之一,名曰翻江十二刀。都頭如有興趣可練著嚐嚐。”

武鬆紮了馬步,又打了一套拳,不知不覺一時候過了,終究感受疲憊。起家活解纜子,見那人率一眾囚徒返來。搬來石鎖、槍棒、斧鉞鉤戟,挖坑立下十八根木樁。那人拱手稟報:

那人聽武鬆這般說了,欠了欠身歸去稟報了。見他拜彆,武鬆扭頭髮明麵前空位甚是寬廣,無聊便紮起馬步。常言道,拳打千遍,身形自現。習武非一蹴而就,根基功必須踏實,經月累年的習練,方有一身好技藝。技藝乃武人之底子,安身立命全賴部下工夫。

武鬆至此方知,公然非光靠祖虯一人所能,就安排得如此全麵。他本是恩仇清楚之人,你若敬他,他亦會待你和睦。當下抱拳一禮:“多謝小管營寵遇,武鬆感激不儘。”

皆因這段時候的太醫極其稀缺。官家在本身改的年號政和年間,廣納天下名醫,編著全天下的藥方、醫術。故而蔣竹山雖未參與此中,但父親留下無數寶藏,家中藏書頗豐,其見地遠非販子郎中可比。

彆的,另有一寶,乃是固陽縣的一名郎中,名叫蔣竹山。此人未滿三十,其父為太病院九品醫士,醫術高深。隻是在穀陽縣中鬱鬱不得誌,餬口非常得誌。

未幾,二人倉促折返,一人攜水桶臉盆,一人捧著吃食。那管事的躬身說道:“都頭便洗漱一番,晨食已備。”

武鬆趕快行禮,開口道:“我乃身負訟案囚徒,受轄於您,尚無機遇得見尊顏。前次承蒙您於棍棒之下救我性命,現在又賜我美酒好菜,實令我惶恐不安。我並未為您做任何事,如此無功受祿,我實難以心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