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燕地,秦始皇二十三年,置上穀郡。王隱《晉書隧道誌》曰:郡在穀之頭,故因以上穀名焉。王莽改名朔調也。水出郡之西南聖水穀,東南流,逕大防嶺下。
聖水又東逕玉石山,謂之玉石口,山多瑉玉燕石,故以玉石名之。其水伏流裡餘,潛源東出,又東,頹波瀉澗,一丈有餘,屈而南流也。
淶水又東北,桑穀水注之。水南發桑溪,北注淶水。淶水又北逕小黌東,又東逕大黌南,蓋霍原隱居傳授處也。徐廣雲:原隱居廣陽山,傳授數千人,為王浚所害。雖千古世懸,猶表二黌之稱,既無碑頌,竟不知定誰居也?淶水又東北曆紫石溪口,與紫水合。水北出賢人城北大亙下,東南流,左會磊砢溪水,蓋山崩委澗,積石淪隍,故溪澗受其名矣。水出東北,西南流注紫石溪水。紫石溪水又逕賢人城東,又東南,右會簷車水,水出簷車硎,東南流逕賢人城南,南流注紫石水,又南注於淶水。
淶水又逕三女亭西,又逕樓亭北,左屬白澗溪,水有二源,合注一川。川石皓然,望同積雪,故以物色受名。其水又東北流,謂之石槽水,伏流地下,溢則通津委注,謂之白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