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姐倒是把各處轉了一遍了,隻是還不去見了二舅母,讓她有些焦急。師父在前講著,她在前麵偷偷扯了韓先生的衣袖。韓先生轉頭看她,見她麵露急色,心下瞭然,給了她一個安撫的眼神。
這日既不是月朔,也不是十五,進香的人並未幾。進了廟門,是兩道長長的石階,參天古樹沿道而生,遮天蔽日。元姐拎了裙子,拾級而上。山中清幽,風景惱人。自上往下看去,成巒疊翠,皆入視線。往上看去,模糊可見寺內修建宏偉,令民氣神莊嚴。
韓先生帶著甥女來承恩寺進香,天然不會穿的多華貴,可他們也算是縣裡有些臉麵的人家了,穿的素淨是一回事,服飾的講究又是另一回事。如許的細節當然被徐紀文捕獲到了,以是他才心生疑慮。
李六爺乃是李光凡三叔家的庶弟,李光平。二人原是同年出世,隻李光平月份小些。李光凡是嫡子,父親在朝為官,而三房卻隻憑藉大房二房為生,李光平又是庶子,到處都矮了一頭。如此的出身和境遇,讓李光平心生痛恨,明裡暗裡冇少坑害本身這位五哥。
大雄寶殿殿麵寬廣,重簷疊拱,英姿出色。元姐跪在泥塑金飾的毗盧遮那佛前,想起本身早亡的父母,不由眼眶潮濕,隻她不是多愁善感的人,當下虔誠的參拜了大佛,保佑爹孃來生順利,再不骨肉分離,又禱告外祖一家安然康泰,事事順心。韓先生也是參拜了的,舅甥二人所求相差無幾,隻韓先生還求了一句“夙起光亮正大的站在人前”。
“師父且留步,剛纔麵見佛祖,感悟頗深,不如坐下深思一二?”韓先生頓了腳步,含笑問道。
話說徐紀文是隨了李光凡來的承恩寺。李光凡與徐紀文春秋相仿,已年滿十六歲,李家乃是書香家世,並不要求子孫早早的開枝散葉,多是讓他們專於讀書。不過如許的春秋,即便是不結婚也該相看起來了。本日,李光凡的娘,也就是李家二夫人專門帶了李光凡來相看小娘子。
進過香,清算了衣襬,舅甥二人退出大殿。到殿門口回身的時候,元姐與一人擦肩而過。如許衣角之間的觸碰,元姐當然不放在心上,還是跟了寺裡的師父明白這近千年的古刹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