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1_第14章 搜神記卷六(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譯文】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歲,有馬化為狐。

【註釋】

【譯文】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馬生人。昭王二十年,牡馬①生子而死。劉向覺得皆馬禍也。京房《易傳》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馬生子。上無天子,諸侯相伐,厥妖馬生人。”

魯嚴公八年,齊襄公在貝丘打獵,瞥見一頭豬,跟從的人說:“這是公子彭生。”齊襄公發怒了,拿箭射它。那頭豬竟像人一樣站起來嘶叫。齊襄公非常驚駭,從車上摔落跌傷了腳,丟了鞋子。劉向以為這是豬製造的禍害。

【譯文】

魯昭公十九年,龍鬥於鄭時門①以外洧淵。劉向覺得近龍孽也。京房《易傳》曰:“眾心不安,厥妖龍鬥其邑中也。”

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形神情質,表裡之用也。本於五行①,通於五事②,雖動靜起落,化動萬端,其於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論矣。

魯嚴公時,有內蛇與外蛇鬥鄭南門中。內蛇死。劉向覺得近蛇孽也。京房《易傳》曰:“立嗣子疑,厥妖蛇居國門鬥。”

【譯文】

周宣王三十三年,周幽王出世,這一年裡,有馬變成狐狸。

雌雞化雄①

夏桀之時厲山亡,秦始皇之時三山①亡,周顯王三十二年宋大丘社亡,漢昭帝之末,陳留、昌邑社亡。京房《易傳》曰:“山沉默自移,天下兵亂,社稷亡也。”故會稽山陰琅邪中有怪山,世傳本琅邪東武海中山也,時天夜,風雨晦冥,旦而見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時東武縣山,亦一夕自亡去,識其形者,乃知其移來。今怪山下見有東武裡,蓋記山所自來,覺得名也。又交州山移至青州朐縣。凡山徙,皆不極②之異也。此二事未詳其世。《尚書·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消道,士賢者不興;或祿去公室,獎懲不由君,私門成群。不救,當為易世變號。”

昭帝元鳳三年正月,泰山蕪萊山南洶洶稀有千人聲。民往視之,有大石自主,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圍,上天深八尺,三石為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集其旁。宣帝複興之瑞也。

漢武帝太初四年七月,趙國有條蛇從城外遊出去,與城內一條蛇在孝文帝廟下鬥爭,城內的蛇死了。過後第二年的春季,產生了衛太子巫蠱的事情,這事情是由趙國人江充引發的。

石自主

漢昭帝元鳳元年玄月,燕國有黃鼠咬著本身的尾巴,在王宮的端門中跳舞。燕王去看它,黃鼠還是那樣跳個不斷。燕王派官吏用酒肉來祭它,黃鼠還是跳個不斷,跳了一天一夜就死了。當時燕王劉旦策劃謀反,這是他即將滅亡的征象。京房《易傳》說:“誅殺不顧情麵,它的征象就是老鼠在門內跳舞。”

①時門:城門稱呼。

馬化狐

【譯文】

【註釋】

彭生豕禍

馬生人

【譯文】

【註釋】

【譯文】

【譯文】

魯定公元年,有九蛇繞柱,占覺得九世廟不祀,乃立煬宮。

①三山:三座神山,彆離為蓬萊、方丈、瀛洲。

漢景帝元年玄月,膠東下密人年七十餘,生角,角有毛。京房《易傳》曰:“塚宰專政,厥妖人生角。”《五行誌》覺得人不當生角,猶諸侯不敢舉兵以向京師也。厥後遂有七國之難。至晉武帝泰始五年,元城人,年七十,生角。殆趙王倫篡亂之應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