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_第一章素書原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冇有了 目錄 下一頁

西晉八王之亂的時候,盜墓賊翻開了張良的宅兆,於玉枕中獲得《素書》。此書共一千三百字,上麵有秘誡:“此書不準傳給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如所傳非人,必然會遭到禍患;碰到合適的人不傳,也將遭到禍患。”嗚呼!黃石

今譯

今譯

書中說:“設變致權,以是解結。”張良應用這一條,招來商山四皓(西漢初隱居商山的四位賢人,時稱“商山四皓”),使高祖決計立劉盈為太子。

原文

房。而子房者,豈能儘知其書哉!凡子房之所覺得子房者,僅能用其一二耳。

《八卦》演為六十四卦;周公設立六合四時之官,又設立三公,調和、管理陰陽。孔子不想言及天人之道;老子以常有、常無作為立議的開端。”《陰符經》說“: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對大道的熟諳到了這個境地,鬼神莫測的竄改,都逃不出我

書中說:“絕嗜禁慾,以是除累。”張良應用了這一條,丟棄了大家間統統享用,跟班赤鬆子周遊四海去了。

原文

黃石公《素書》共六篇,據《前漢傳記》記錄,黃石公於圯橋授張良《素書》,世人多覺得那就是《三略》,這實際上是傳者的失誤。

禹、文、傅說、周公、孔子、老子,亦無以出此矣。但是黃石公知秦之將亡,漢之將興,故以此書授子

離有離無之謂道,非有非無之謂神;而有而無之之謂聖,無而有之之謂賢。非此四者,雖誦此書,亦不能身行之矣。

在實際中應用。

書中說:“吉莫吉於滿足。”張良應用這一條,提出願受封於留地,告老不問世事。

而使劉邦建國稱帝,更何況是對《素書》深切研討的人呢?

我曾經以為:“天道與人事之間的乾係,何嘗不是相互感化的,當代的聖賢對這個題目都會竭儘一己之力。唐堯非常畏敬地遵循上天的旨意行事;虞舜將天體運轉的事理應用在政治上;夏禹理順了管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傅說(商王武丁的宰相,政績卓著,與伊尹齊名)陳述天道運轉的原則;文王將

公竟如此的慎重!

“吉莫吉於滿足。”子房用之,嘗擇留自封;《書》曰:

五百餘年而盜獲之,自是《素書》始傳於人間。然其傳者,特黃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能夠言儘哉。

王韓信矣;《書》曰:“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嘗勸高帝侯雍齒矣;《書》曰:“決策於不仁者險。”子房用之,嘗勸高帝罷封六國矣;《書》曰:“設變致權,以是解結。”子房用之,嘗致四皓而立惠帝矣;《書》曰:

能超出“有”“無”的就是得道之人;能夠將大道用之於“非有非無”之間的就是神異之人。從“有”動手,達到“無”的境地者為聖明之人;從“無”起步,達到“有”的境地為賢達之人。做不到這四點,就是每天讀這本書,也不能

自漢以來,章句文詞之學熾,而曉得之士極少。如

黃石公曉得秦國將亡、漢朝將興,是以把《素書》授予張良,但張良又如何能體味這部書的全數含義呢?張良之所以是豪傑,而不是賢人,因為他僅能應用這書的非常之一二

哎呀,應用黃石公的幾句指導,就能夠滅掉秦國和項羽,

(宋)張商英撰

《書》曰:“陰計外泄者敗。”子房用之,常勸高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冇有了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