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_第8章 五言絕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玉台體

日暮掩柴扉。

新嫁娘詞

終南望餘雪

白居易

舉頭望明月,

聽箏

春草來歲綠,

更上一層樓。

賈島

近鄉情更怯,

張祜

李端

天孫歸不歸?

來日綺窗前,

柳宗元

獨釣寒江雪。

漫步詠涼天。

人物簡介

獨坐幽篁裡,

孟浩然

素手玉房前。

君自故裡來,

應知故裡事。

字載之,行三。天水略陽(今甘肅省秦安縣東)人,家於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名流權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稱,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聞其材,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兼製誥,進中書舍人,曆禮部侍郎,三知貢舉。憲宗元和初,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誤用官闕,改太子來賓。俄複前官,遷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會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絳,群情持異,德輿安閒不敢有所輕重,坐是罷,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複拜太常卿,徙刑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二年,以病乞還,卒於道,年六十。贈左仆射,諡曰文。掌誥九年,三知貢舉,位曆卿相,在貞元,元和年間名重一時。

奉上人

荷笠帶夕陽,

千山鳥飛絕,

願君多采擷,

元稹

遺恨失吞吳。

時人已知處。

王之渙暮年由幷州(山西太原)搬家至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人誣謗,乃拂袖去官,後複出擔負文安縣尉,在任內期間歸天。

莫是槁砧歸?

聽操琴

雲深不知處。

竹裡館

蒼蒼竹林寺,

白頭宮女在,

積雪浮雲端。

低頭思故裡。

打起黃鶯兒,

能飲一杯無?

韋應物

閒坐說玄宗。

床前明月光,

一聲何滿子,

王之渙

花落知多少?

宮花孤單紅。

李白

金昌緒(生卒年不詳,大中之前活著。),平生不詳,約莫為餘杭(今屬浙江)人,唐朝墨客。當今僅存詩《春怨》一首,倒是好詩,廣為傳播。

西鄙人

向晚意不適,

洗手作羹湯。

萬徑人蹤滅。

紅泥小火爐。

賈島(779—843年),字閬(讀浪)仙,人稱詩奴,彆名瘦島,唐朝墨客。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範陽縣(今河北涿州市)人。暮年削髮爲僧,號無本。自號“碣石隱士”。傳聞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號令製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明才調,併成為“苦吟墨客”。厥後受教於韓愈,並出家插手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架空,貶做長江(今四川蓬溪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欲得周郎顧,

美人卷珠簾,

李端(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唐朝墨客。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曆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暮年去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嶽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示悲觀避世思惟,個彆作品對社會實際亦有所反應,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氣勢與司空曙類似。李端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詩集》三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