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開國演義_第六十二回 程咬金打散文學館 尉遲恭大鬨稅課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浩繁新懦夫,打得麵腫口唇青!

諮議典簽一員:蘇勖。

且說次日,唐高祖駕設早朝,隻見:宮草霏霏承委佩,爐煙細細駐遊絲。文武朝賀已畢,閃英、齊二王出班,當駕前奏說:“父皇!今有秦王麾下眾總管,因在邊久建功勞,未曾加官進秩,聲揚於外。臣恐眾心有變,特此奏聞。”高祖說:“原該加增爵祿。”英、齊二王說:“父皇!那一乾將,久習戰陣兵韜,不省治民吏事,如何就好升擢?現在且將天策府聚事堂,暫改成文學館,點選四員翰林官,才高望重者為師,著眾總管俱赴館內,攻習經籍律令,限三年為卒。待他文法曉得,方可擢用。”高祖準奏即宣秦王上殿。高祖說:“吾兒!你麾下眾總管,朕想有功之臣,俱該不次升用。但恐不諳經律,難以治民。且將聚事堂,改成文學館,選幾員翰林院官為師,限眾將在館中攻習三年,待文法曉得,纔好升擢。”秦王領旨辭朝,回到天策府坐下,詔十八學士近前。哪十八學士?

眾學士都到天策府聚事堂,拜見秦王。秦王說:“目前廷頒旨,要將眾總管升擢外任治民。因不通文法,暫將聚事堂改成文學館,擇師講授,三年為止。今著房玄齡、虞世南、姚思濂、孔穎達四報酬師長,眾總管俱赴文學館攻習。”自古道:幼而學,壯而行。那幼年間,曾攻書的,歡樂旁觀者,不過二十餘人;自幼練習技藝,熟閒弓馬的,懶去講習者,倒有五十餘人。勉強存館支吾,每日隻說兵法,東邊打一拳,西邊踢一腳,沸沸吟吟,言語中有幾個知事理、守法度的說:“這是講文之所,非是演武場,如何不遵端方?”有尉遲恭、程咬金說:“清楚是天羅地網之門!甚麼叫做文學館!”

館中不習親民事,整天紛繁說戰征。

國子助教三員:陸德明、孔穎達、蓋文達。倉曹一員:李守素。

不提散了文武,話說英、齊二王,一日入朝,朝見高祖,奏說:“父皇!臣聞得滿城中傳說,西府眾總管,都怨望朝廷,說今遇承平時節,不放回野生親,又不調補外任。我皇該把這乾人,升調出京,以杜眾口私議。”高祖準奏,就傳旨到天策府,宣眾總管入朝。未幾時,宣至駕前。高祖說:“你眾總管屢從征討在外,今遇承平之日,大家歸去,探親三年,赴京升擢外任。”眾總管謝恩出朝,徑來到天策府。見了秦王,把旨意養親回家的話,一一奏聞。秦王說:“既蒙聖旨,你眾總管待限滿,即便來京聽用。”眾總管說:“蒙主公大恩,臣等怎敢忘背?”

文學二員:褚亮、姚思濂。

叔寶定方皆銳誌,士廉唐儉亦用心。

賢愚讚罷宜收韻,故事開談再整新。

十二樓中儘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畫漏長。

高祖說:“寡人有旨,限眾官在館攻習三年,如何才隻一月,放尉遲恭、程咬金出外肇事?似這等,難補外任牧民。”孔穎達奏說:“萬歲!眾總管自幼習學技藝兵韜,未曾精於文典,非比老練,能夠收養放心。且眾將久習交戰,馳騁弓馬,氣度曠蕩,那個肯受拘束?在館隻講談武略,徒操心力何用!”高祖說:“即這等,散了文學館罷!把尉遲恭送西台禦史褚亮,問毆打二太師之罪!”秦王領旨出朝,迴天策府,散了文學館。眾總管聞聲,大家歡天喜地,都說:“好了!才得離開坎阱!”一齊往外就走。程咬金趕上前,一手攥住兩個,照脊梁栽上幾拳:“你世人如何不謝我一聲,就散去了?若不虧我同敬德出外這一打,世人如何得散?”各官大笑而彆。話說褚亮入朝奏聞:“有尉遲恭因見二太師貪汙,兩下裡相互結扭,大臣分歧動拳,隻該罰俸三個月。”高祖準奏,依擬發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