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聽張中醫一說,頓時明白這張真人的道行,遠非本身所能及也。自古能稱為“洞玄”之境者,無不有奧妙神通,諸如呼風喚雨、預知禍福等等,無所不能。佛教、玄門文籍所載的“洞玄靈寶真靈”,自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以下,哪個不是神通泛博的得道神仙?而張三豐本是凡人,憑著數百年的修行,乃得以名列洞玄之境,看來太古之神仙傳說也並非滿是空穴來風。
但可惜的是,這《洗髓經》自達摩祖師傳於二祖慧可後,便下落不明。而後少林便隻憑幾代禪宗堆集下來的修行經曆,和那本主講化氣為勁的《易筋經》,安身於世。
要說祖師張真人以武入道、丹拳兼修,那是世人所共知的,而武當一脈練武之目標,也恰是護己攝生、兼達天道,這張真人身以踐之且成績道法。
對於武當祖師張三豐,紅顏在一些史乘雜記上也偶有體味。在《明史·張三豐傳》曾有以下記錄:
野史對張三豐如此推許,官方雜書及道家文籍中更是對他推許備至。而他的壽命,據史記錄的就起碼活了二百多歲,而官方和道家傳說中,他更是成仙成仙壽及無疆。他先為道家丹士,從為龍真人等諸家師友煉氣導引之術,又靜下心來隱於武當近三十載,丹拳兼修,終究參出一套“身心合一”的修行之法。而後便是“穿山走石,來往無常”,“深藏道法,廣具神通”,活脫脫就是傳說中的神仙。
“感謝徒弟的經驗,我會儘力的!”張中醫的話讓紅顏也深受鼓勵,他重重地點了下頭說道,隻是此時他的內心卻冒出了另一個設法。
或言三豐金時人,元初與劉秉忠同師,後學道於鹿邑之太清宮,然皆不成考。天順三年,英宗賜誥,贈為通微顯化真人,終莫測其存亡也。”
再加上世人多功利之心,而《易筋經》中的化氣為勁之法也確切是精美非常。即便是元氣修為不高的人,也常能達成驚人之打擊結果,不像修道之人,積年累月,窮達數十年,也能夠修為寒微一事無成。以是,這世人終究還是從武者眾,修道者寡。天下之武林門派,也多為少林之分枝彆門;出自武當內家武功,也僅太極、形意與八卦三門罷了,且多失其修道本義也。
天下技擊同宗,武當張三豐以武入道,破開洞玄秘境,那少林工夫天下聞名,是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