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內心深深感喟,年青人身上一種說不出的東西讓她感到利誘,這一種奧秘的氣質彷彿竟是遊曆洛洲、閱人無數的她從未感受,她眯起眼,想到那雒十文如何曉得這年青人會在這時乘這雪撬過天拓河,獵奇心更是大起,悄悄擠了擠對方肩頭,問:“你說這武烈王為甚麼最後要自刎?我父親曾對說,他若不死,就是天子。”
琴聲繁密,委宛幾次,正顯現這位武烈王情仇膠葛,愛恨難分,心中委實難斷。
便在這時,那琴音“鏗鏗”兩聲烈響,這一節《武王破陣》剛好奏畢。
年青人雙眉一挑,沉默半晌,轉過身彎下腰悄悄伸手撫住那盲眼琴師引弓的手,也撫斷了那淒婉的琴音,淡淡道:“這最後半節便留著今後再聽吧。”
少女嘴一歪,嘲笑道:“第一次聞聲嗎?這麼呆!”
他是做甚麼的?
少女略一怔,臉上漸漸堆滿羞紅,若嗔若怒,卻又似喜似悅,不知該如何行動。
“有甚麼不對嗎?”
年青人迎著她的目光,遊移一下,反問:“你安知我不去考慮去死這?”
少女的臉立即紅了,羞怯地彆過了頭。
他臉上暴露一種莫測高深、意味深長的神采,凝注著她扣問的眼睛,那雙幽深碧藍的眼睛微微眯起,臉上生硬的條線漸突變得溫和,暴露悠然神馳之色,緩緩說道:“所愛之人,總但願她不是人間的庸脂俗粉,總但願與她相遇之時,琴歌為引,風雪為媒,江山為證,不成卷移,譬若天行年間歌者風滿庭所唱:思念中的愛人,驀地間從天而降,不堪欣喜。”
年青人覺獲得了她的非常,轉過甚看她。
更何況這一首《十麵埋伏》乃是洛洲大陸久經傳唱的歌謠,報告當年明帝第三子武王玄天的故事。從他少年習武提及,厥後跟從父皇東征西討,立下赫赫軍功,特彆是鎖河關下大破諸侯聯軍一戰最為偉烈,厥後為情所困,自刎於雁返湖。明帝蕩平洛洲後,追思這位剛烈勇武的兒子,追封他為武烈王,又調集天下樂工妙手,做《十麵埋伏》記念於他。
“甚麼話?”
這對她來講是一種很少見的環境,她父親權高位重,自幼便養成她高高在上的安閒,這些年遊曆洛洲,更是見多識廣,但是此時在這年青人麵前……
傍晚時分,雪下得更猛了,成團成球地在風中飛舞,六合之間,抬眼一片渾渾噩噩,蒼蒼茫茫,當真是天也迷離,山也昏黃,樹也模糊,路也淆亂。
少女一怔,不由自主跟著他凝神一聽,公然風雪當中模糊透出一絲琴音,如同冰泉冷凝,幽澀斷絕,但是雖降落,不知怎的入耳倒是鏗鏗狠惡,有金石之音,曲調彷彿熟諳,正自凝神思慮,雒十文這時悄悄一笑,道:“馬頭琴。武烈王破陣樂。好雅興。”
她的題目彷彿隻不過是偶爾震驚了他藏在心中藏了好久的一些話。
《荻花秋》一節最後,剛烈傲岸的武烈王揮刀殺死了他最敬愛的女人,然後自刎於雁返湖釁,茫茫飛絮,荻花如燒,一代豪傑今後長眠在這潔白如雪的秋荻叢中。他若不死,大冀朝尚武崇勇,再加上他不世武功,隻怕明帝真地超出他的兩位哥哥,將大位傳他,推他成為洛洲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