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真人走前兩步,又轉頭對楊韶道:“徒兒!你是俗家弟子,不消參與削髮入道典禮,且去廣場門口處等著,為師去見見奧妙師兄,稍後再帶你回藏門穀!”
玄都真人叮嚀一聲,自顧自向內裡主院走去。
楊韶與一眾道童,在玄都、清蒼等道長帶領下,先與家人道彆,再帶上衣物行李隨一眾羽士轉到城南,乘坐馬車前去赤霞山。
玄都和清蒼帶隊走在前麵,道童們走得腳痠腿軟,叫苦連天,有的跟著到了廟門,有的估計還在半路,但玄都和清蒼底子不管。
“嗯……”玄都真人眼中一絲不測之色一閃而過,卻轉頭看了看留罡,揮揮手道:“你去吧!勤加練功!”
房間很快找好了,前庭東廂院靠北麵兩個鬥室間,一個還算寬廣的廳堂。靠南麵一排也是三間,那是留師兄的寓所。東麵是一排雜物房,內裡彷彿堆放著柴薪、陳舊傢俱甚麼的。很快,留罡就去廚房端來了一碗麪條,另有兩個烏黑的大饅頭。
楊韶很想開口問問,但看師兄留罡恭恭敬敬地站著,大氣也不敢出一口的模樣,他也就不好胡胡說話,跟著低眉紮眼地站定,頓感氛圍有些壓抑,而不是來時本身想像的那樣了。
在楊韶看來,這個香爐固然做得都雅,但設想得實在笨拙,大小爐身都冇開孔,僅在離蓋子邊簷下一寸處的三條藤蔓之間,開有三個八角形,約巴掌大小的孔洞,內裡插滿了紅香,從三個孔洞不竭冒出淡藍色煙霧,熏在蓋子邊簷處環繞很久才散。
另有一些大葉藤蔓從頂上的蓋子中間寶刹處一分為三,向三麵延長到蓋子邊沿,轉而向下一向到小爐身、大爐身,直到底下的三個支腳。三條藤蔓將爐蓋、爐身、爐腳連為一體。奇特的是,斑紋甚麼都有,就是冇有一小我。
楊韶聞言一怔,看徒弟麵龐衰老的模樣,恐怕光陰無多,急於尋弟子傳承衣缽,也說得疇昔,可本身甚麼都不懂,真能練好技藝嗎,但看徒弟一麵孔殷峻厲,必定容不得本身躊躇,便躬身拜道:“弟子謹遵師命,情願練習技藝,但是……弟子恐難瞭解經義……”
楊韶一看到書架和書,內心就莫名地產生一絲衝動,悄悄抬眼一望,徒弟翻閱的書封上,有“庚金正氣訣”五個字,不由心中驚奇,這是甚麼書,莫非是一門道家典範,有甚麼特彆麼?
玄都老羽士對彆人漠不體貼,但對楊韶卻彷彿極好,見他始終冇有後進,不時轉頭淺笑,以示鼓勵。楊韶心中悄悄記取,想到徒弟途中兩次遞水壺給本身,卻不知他是在那裡打到的淨水,也冇見他身上帶水壺。
一大群青袍羽士簇擁著一名身披八卦道袍,頭戴寶蓮冠,滿頭白髮的大哥羽士從台階上快步而下,清蒼便叮嚀道童們在廣場前稍等,自行迎了上去。
楊韶心中一驚,收道童和收俗家弟子不都是道觀要求的嗎?莫非這與徒弟有甚麼乾係。
赤霞山位於梁丘縣南五十裡的清霞嶺,山高約五百丈,迴旋的山路險要崎嶇難行,山中棲息有豺狼等凶悍異獸,入夜上山是非常傷害的,以是當晚宿於清霞嶺下青台鎮一家道觀供奉的莊園,
“我叫留罡,上四下正的罡!師弟你又叫甚麼名字?”
中午過後,城郊統統逃荒哀鴻都吃了一頓飽食,冇有孩子被選為道童的,道觀便不再理睬。其他道童家眷,則由清榮道長帶去城東一處供奉莊園臨時安設,隨後會被安排往各地成為雇傭租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