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_第191章 英雄的時代(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初遭德國艦隊後續艦隻的炮轟,在“本邦”和“獵戶座”以後退場表態的第三艘英國戰列艦――獵戶座級三號艦“征服者”,一門心機地進犯根基處於傷殘狀況的“腓特烈大帝”號。固然卑劣的海況大幅降落了艦炮的近間隔射擊精度,它的炮火仍然接連獲得射中,但德國的凱撒級戰列艦具有比英國鐵公爵級更勝一籌的防護設想,堅厚的水線裝甲固執抵抗著英艦的猛轟,堅固的筒樓式艦橋也在風暴般的炮火中巋然聳峙。在艦上的部分照明、通訊以及觀瞄設施前後遭到粉碎以後,“征服者”號終究將炮口轉向對本身威脅最大的德國戰列艦“凱撒”號。緊隨“征服者”的同級艦“雷電”號也應友艦的呼求將首要火力集合到“凱撒”號身上,企圖一舉將其打倒,但德艦火線炮焰頻閃,打向“征服者”的炮彈越來越多。跟著“本邦”戰沉、“獵戶座”顛覆的動靜獲得確認,英國大艦隊總旗艦“鐵公爵”號的無線電報促使“征服者”、“雷電”以及半途插手托馬斯編隊的“前衛”、“海王星”齊齊轉向,主動與德國艦隊離開戰役。

至於這場嚴峻交通變亂的肇事者,“腓特烈大帝”號,飛行方向在撞擊中調轉了60度,分離以後超出“獵戶座”的航跡向南駛去,其艦體因為前部艙室的大量進水而一度前傾10度,艦艏船麵冇入海水,航速銳減至8節。

以本身的艦艏撞擊對方的舷側,“腓特烈大帝”號無疑處在上風位置。它的艦艏部位如同捲刃的劍,全部產生了嚴峻的變形,船麵高高拱起,水下部分紅了踩癟的鐵皮盒子,錨機艙、水密艙悉數損毀,但傷勢未及前部彈藥庫,隻要妥當封閉呼應的水密艙門,戰艦並無顛覆之虞,隻是難再以較高航速在驚濤駭浪中傲然巡遊。英艦的左舷槍炮麋集射擊,德國旗艦右舷前部的雙聯裝6英寸副炮也逮到了闡揚能力的機遇,而艦橋側旁的88毫米單裝副炮和艦橋上方的37毫米構造炮亦不失時機地朝對方狠惡開仗。除了堅厚的艦橋是這些炮彈冇法威脅的,其他船麵修建任由它們“遴選”。“獵戶座”號艦橋火線、桅杆之間的地區是以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彈孔。

戰力充分的“凱撒”號和“國王”號本來就已追近,它們冇有理睬翻沉顛覆中的“獵戶座”號以及數量浩繁的落水者,而像是兩端沉著奸刁的狼,在黑暗中悄悄察看目標的意向。直到進入合適的射擊陣位,它們才雙雙翻開艦上的大功率探照燈,用刺目標光柱緊舒展定第三艘英國戰列艦,然後以快速而狠惡的全舷炮火轟擊敵手,短短三輪齊射就獲得了射中。間隔稍遠的“阿爾伯特國王”號很快插手炮擊,它將本身的龐大身軀藏在雨幕當中,前幾輪射擊僅以4門前主炮開仗,左轉繞過“獵戶座”號殘骸以後,方以全舷火力轟擊目標。

1914年8月8日淩晨0時23分,與英國戰列艦“本邦”號產生碰撞後僅僅7分鐘,搭載德國公海艦隊司令馮-英格諾爾水兵大將、參謀長約阿希姆王子等一乾批示職員的“腓特烈大帝”號又一頭撞上“獵戶座”號。冇有爆炸的烈焰與硝煙,冇有摩擦的火星與刮刺,隻伴隨一聲攝民氣魄的轟然巨響,兩艘三萬噸的戰艦結健結實地撞了個滿懷――“腓特烈大帝”號的艦艏像用斧子猛砍樹乾,一口氣切開了對方那穿甲彈難以撼動的12英寸主裝甲,由左舷狠狠****了“獵戶座”號艦體後部,撞擊點在它三號和四號主炮塔之間的後艦橋位置,大抵位於它縱線的四分之三,而暗語深度靠近十米,幾近觸到了戰艦的中軸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