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八章 東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吃罷牢丸,廚房又搬出了十數個大筐,筐裡各放著一百個胡餅,總計1200個。按製,單個胡餅用麵半升,在營不出操時早、中各胡餅兩枚,出征時早、中、晚各兩枚。1200枚胡餅,供兩隊百人兩日蝕斷。至於丘維道的幕僚、侍從、仆人的用度,他們自有一輛馬車裝運,邵立德瞄了一眼,大抵是畢羅、??(duī)子之類的吃食。前者是一種帶餡的麪點,後者是一種油炸的圓麪點,都比軍士們吃的要好。不過嘛,要放平心態,胡餅也不錯,量大,另有芝麻呢,大小近似後代新疆的囊,比其他軍士吃的蒸餅要好多了。這便是跟著監軍的好處,寺人怕死,為安然計,還算善待軍士。

“是啊,是啊!節帥、將軍們吃香的喝辣的,還可褻玩美人,憑甚麼咱軍漢們吃不飽、穿不暖?搶他孃的!”世人紛繁擁戴了起來,對於彈壓李國昌父子冇甚興趣,相反對劫奪處所非常意動。

藩鎮權力過渡,向來都是一件大事!天德軍兵少,冇那麼亂,但這並不代表就必然不會出事。特彆是現在天下鼎沸,野心家蠢蠢欲動,如果一個不好,多年來還算安寧的豐州可就要生靈塗炭了。不信?看看隔壁的振武軍吧,忠於朝廷的軍隊被李國昌火併,亂兵散入鄉野,四周劫奪。現在留守那邊的李國昌兵馬也催課甚急,底子不恤民力,百姓餬口在水深熾熱當中,如許的結局是豐州高低決然冇法接管的。

“西城來的。”

他穿冇著甲,能夠是受不了那份苦。不過,不曉得從那裡弄來了一身櫜鞬服(註釋1),大紅色的,穿在身上倒也像模像樣。美中不敷的是,冇有佩帶弓箭,華侈了這一身大好戎服。

中城是有振武軍守兵的,一個叫李仁軍的十將帶著幾百人。聞聽天德軍東出後,便設想斬殺了留在城內的一夥沙陀馬隊,舉城而降。都將郝振威、監軍使丘維道對其甚為對勁,路上便派人過來嘉許。不過雄師到達後,天德軍全軍進了城,李仁軍的兵卻被趕到了城北的安樂戍,顯是不放心他。

從天德軍城解纜,循黃河而進二百裡,便是振武軍轄下的中受降城。中城範圍不小,畢竟能駐大幾千兵馬的,城北另有安樂戍,亦可屯兵。不過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李國昌一定會在這邊留多少兵馬,乃至能夠都已經棄守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身裝束在中唐之前隻要必然身份的大將乃至節度使才氣穿,所謂“將服”是也。並且這類打扮也不是常服,普通非常正式的場合纔會呈現,能夠說是號衣。

“晉陽可夠亂的,鎮兵和土團鄉兵四周劫奪,幕府不能製。北邊另有李國昌父子的雄師,各地軍漢們多有牢騷,保不齊就一股腦兒降了李國昌,也好搶個痛快。”又一名軍漢插言道,言語間很有戀慕之意。

邵立德對淺顯軍漢的心機再體味不過了,曉得他們貪財好色,嘴裡也冇甚麼好話,本隻想悄悄聽著。不過目睹著他們的會商越來越偏離了正路,轉到財賄、女人上麵去了,便拉住了剛纔那位大鬍子,問道:“這位兄弟,敢問郝都將是要帶著我們去河東麼?莫非不打振武軍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