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邵立德不曉得現在叛軍主力到了那裡,但草城川是必經之路,也是最好走的路。從寧武縣南下走樓煩嶺(註釋1)、伏戎城(註釋2)、靜樂縣(註釋3)到達樓煩監牧城(註釋4)迂迴的線路,因為山勢崎嶇,門路難行,實在是不如西麵的。是以,從代北南下太原,除走忻代盆地外,竟然就隻能走嵐州迂迴了,天德軍扼守遮虜軍城,當真是躲都冇處躲,已然是大同叛軍的眼中釘肉中刺。

代北北麵行營的官將們當然也不是傻子。玄月時李氏父子攻岢嵐軍,曹翔便親身率軍來援,可見其正視程度。隻不過不曉得如何搞的,叛軍俄然放棄岢嵐軍不打,潛行十餘裡至洪穀設下埋伏,大敗曹翔所率的河東、忠武兩鎮兵馬。不過曹大帥也是老將了,敗而不潰,仍然構造人手周到防備嵐州、樓煩一線,讓叛軍無計可施,一地都打不下來。眼看著蔚州情勢吃緊,父子倆一合計,隻能放棄此次迂迴作戰打算,帶著主力返回代州,威懾一番朝廷官軍後,再東去蔚州對敵。

註釋3:靜樂縣,今靜樂縣。

代州防地衝破不了,那麼就側翼迂迴好了。從朔州前去草城川,在這裡休整補給以後,再大肆南下攻打岢嵐軍,劫奪嵐、石二州。當然搶點財賄隻是其次,打下岢嵐軍後,嵐州精銳主力儘喪,剩下的鎮兵決然冇有勇氣再禁止大同叛軍,那麼以嵐州為基地,向東經樓煩監牧城、古交城、乾燭穀到達陽曲縣這個晉陽的核心樊籬,就不是很難了。這算是一種側翼迂迴吧,沿途朝廷兵力虧弱,物質豐富,糧草、戰馬、金銀唾手可得,如果再趁機打下空虛的晉陽,那麼大事可定!

實在,大同叛軍南下的首要目標,應當是晉陽這座天下雄城纔對。畢竟河東空中上人丁浩繁,物產豐富,乃天下三大名鎮之一,之前普通都是宰相遙領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的全名叫“河東節度、察看措置、押北山諸蕃等使,兼太原尹、北都留守”,領太原府、石、嵐、汾、沁、遼、忻、代總計七州一府,端地是北方馳名的富庶地點。

“不管如何,我等武夫,既吃朝廷的糧餉,天然就得賣力。並且那李國昌父子,馭下不嚴,軍紀奇差,為禍諸州縣,罪過罄竹難書。這等魚肉百姓之輩,誰但願他當大同軍使乃至河東節度使?”說罷,邵立德看了看圍坐在他身邊幾位核心軍官,隻見有人不覺得然,有人如有所思,有人則顯得很無所謂,心中暗歎,本身的品德標準是不是定得太高了?要求人有底線,有知己,有品德,對這些武夫而言是不是對牛操琴?

朝廷這麼大的上風,如何輸?

“實在,何必死磕呢?”李延齡在一旁悄聲說道:“叛軍若來,我們便遣使乞降,兩邊相安無事便可。”

“糧道?叛軍有糧道?”盧懷忠嗤了一聲,道:“還不是打到哪吃到哪,有個屁的糧道!”

註釋4:樓煩監牧城,唐初為樓煩監牧使地點地,開元中築城,在汾水西岸,今婁煩縣境內,素為唐朝北疆軍馬首要來源地。

註釋2:伏戎城,今寧化古城,唐朝稱伏戎城,宋朝稱寧化堡,後置寧化縣。

“他奶奶的,當了岢嵐軍的替死鬼了。”盧懷忠啐了一口,不滿道:“叛軍前次南下,就先破了遮虜平,隨後以此為基,南下攻岢嵐軍。此次來了,如何也得拿我們嚐嚐刀,老子固然也想和大同軍過過手,但這被人當替死鬼的感受,也太他孃的憋屈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