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註釋1:樓煩嶺,在寧武縣西南約十裡,北宋、契丹以此為界,嶺上有樓煩關。

當然那是戰役年代。在烽火頻繁的晚唐,這就顯得非常豪侈了。要想持續保持這類所謂的光陰靜好,不曉得要支出多少代價,或者說讓多少人來為你承擔這個代價。遠征河東的天德軍天然冇這個報酬,嵐、石二州供應他們軍糧物質就很勉強了,至於酒肉,不是冇有,但真的很少很少,底子不敷塞牙縫的。現在的天德軍,也就隻能窩在城內各營區,瑟瑟顫栗地對抗著酷寒的氣候,等候不成預知的戰役的到臨。

實在,大同叛軍南下的首要目標,應當是晉陽這座天下雄城纔對。畢竟河東空中上人丁浩繁,物產豐富,乃天下三大名鎮之一,之前普通都是宰相遙領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的全名叫“河東節度、察看措置、押北山諸蕃等使,兼太原尹、北都留守”,領太原府、石、嵐、汾、沁、遼、忻、代總計七州一府,端地是北方馳名的富庶地點。

“他奶奶的,當了岢嵐軍的替死鬼了。”盧懷忠啐了一口,不滿道:“叛軍前次南下,就先破了遮虜平,隨後以此為基,南下攻岢嵐軍。此次來了,如何也得拿我們嚐嚐刀,老子固然也想和大同軍過過手,但這被人當替死鬼的感受,也太他孃的憋屈了。”

說完,他又感覺彷彿那裡不對。想那李賊剛起事時,河東節帥竇瀚遣五百回鶻馬隊巡查鴻溝,與沙陀馬隊大戰數場,未有幾人能還。晉陽城裡有兩千多沙陀兵士,前陣子洪穀大戰,他們也參與了,與代北沙陀廝殺不休,傷亡不輕。這些人,彷彿對朝廷都挺忠心的,也冇那麼凶暴,就與天德軍裡到處可見的突厥、黨項、回鶻兵士一樣。老李感覺本身一竿子打翻了太多人,有些不當,因而挽救道:“俺的意義是李國昌父子該死,不涉其彆人等。唉,都是亂世薄命人,何必殺來殺去呢。”

“不管如何,我等武夫,既吃朝廷的糧餉,天然就得賣力。並且那李國昌父子,馭下不嚴,軍紀奇差,為禍諸州縣,罪過罄竹難書。這等魚肉百姓之輩,誰但願他當大同軍使乃至河東節度使?”說罷,邵立德看了看圍坐在他身邊幾位核心軍官,隻見有人不覺得然,有人如有所思,有人則顯得很無所謂,心中暗歎,本身的品德標準是不是定得太高了?要求人有底線,有知己,有品德,對這些武夫而言是不是對牛操琴?

“老李這話說得好。”邵立德讚成道:“即便不為朝廷,不為功名利祿,咱天德軍也該同心同德,將此二獠儘速撲殺,不然,天下不知多少人要因他們而死。遮虜軍當賊通路,為叛軍南下必經之路,我們還是儘早做好籌辦吧。”

註釋2:伏戎城,今寧化古城,唐朝稱伏戎城,宋朝稱寧化堡,後置寧化縣。

註釋4:樓煩監牧城,唐初為樓煩監牧使地點地,開元中築城,在汾水西岸,今婁煩縣境內,素為唐朝北疆軍馬首要來源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