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十七章 道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楊守忠不過兩州八縣之地,滿打滿算六萬擺佈的百姓,此中絕大部分還集合在洋州,能養幾個兵?

答覆中規中矩,不過討武定軍本來也冇甚麼好多說的,情勢一目瞭然,還得看他們接下來的表示。

在這裡駐兵,經濟上承擔可不小。因為本地賦稅底子供應不了駐軍的耗損,得從火線轉運。但你又不得不築城、駐軍,不然就被人家直接打到家門口了。

趙光逢冷靜聽著。

“分兵四路。”邵立德說道:“實在一起已經出兵了。義參軍左廂六千步兵,已占子午關,進入子午穀。某欲率鐵林軍、天柱軍、義參軍右廂三千步兵及保塞軍,走散關道。褒斜道比散關道近幾百裡,楊守忠定重兵設防。這一起,某籌算遣你統兵,如何?”

“把李唐賓、符存審也喊來。”邵立德讓人將輿圖掛起來,一邊細心打量,一邊說道。

進漢中,門路可很多,每條門路還各有分支,一一分兵扼守,平攤下去,可就冇人了。

汗青上王建入蜀後,曾與李茂貞在此幾次爭奪。五代時,蜀地還出兵攻占了興、鳳二州,可見其職位之重。

“邠寧節度使折宗本,朱帥覺得如何?”

“大帥,鳳翔朱玫求見。”李仁輔俄然來報。

秦朝時,這裡被蜀王占有。丟了後,秦就滅蜀。

振武軍就駐紮在天興縣外,是以很快便到了。

有些奧妙,瞞不住的!大帥挑了梁漢顒做半子的事情,已經在軍中小範圍傳播。而張彥球與梁氏乾係匪淺,與大帥亦有故交,梁氏又是大帥半子,這乾係的確了!

“蜀中四十州,今多被田、楊餘孽所據,貢賦時斷時續。吾為大唐藩帥,身受國恩,思來想去,欲主動請纓,為朝廷討平此等逆藩。”朱玫道。

“拜見招討使。”朱玫一出去便說道。

“是。”

特彆是張彥球,掌河東數萬兵馬幾近四年時候,還與李克用交兵過,大帥對他希冀很高啊。

彆的,梁漢顒可還在振武軍中呢!初來時以勇力授隊副,西征蘭州時立下了軍功,得授隊正。此番征武定軍,隻要稍稍立下點功績,升個副將不成題目——軍中實缺,對彆人來講能夠很難,對梁漢顒來講一點不難。

“一曰駱穀道……”

親兵十將李仁輔領命而去。趙光逢是真的有點懵,李唐賓是天柱軍使,喊他來也就罷了,符存審一介十將,也能來這類場合?這又不是點將的時候。

大帥,彷彿在心中圈定了幾小我,然後一一考查,看看有冇有培養的潛力。趙光逢略略一想,便明白了此中啟事。

到了三國時,這裡又是蜀漢、曹魏幾次爭奪的地區。

趙光逢看了一眼張彥球。出兵前他與張彥球細心研討過洋州的統統,得知張任刺史時,洋州有兩千州兵。設立武定軍後,應當又增加了一些鎮兵,但這就不是張彥球能曉得的了。

“朱帥何如此見外?”邵立德攙扶住朱玫,笑道:“中和年間戰朱全忠,光啟初攻李昌符,某與朱帥皆有並肩作戰之誼。情分若此,可不興這麼見外,朱帥還請上坐。”

“張軍使,昔年當洋州刺史時,可曾去興、鳳二州?”邵立德問道。

“從鳳翔府至興元府,稀有條門路。一曰褒斜道,亦稱斜穀道,秦昭王時範睢所修棧道,漢高祖將之燒絕,漢武帝時重修,光武伐蜀,便今後道入。後漢末,張魯據漢中,又將此道毀掉,不久修複,曹操與劉備爭漢中時便走此道。國朝敬宗寶曆二年(826年)重修此道,大中四年(850年)封敖複修,置館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