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_第十七章 道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從鳳翔府至興元府,稀有條門路。一曰褒斜道,亦稱斜穀道,秦昭王時範睢所修棧道,漢高祖將之燒絕,漢武帝時重修,光武伐蜀,便今後道入。後漢末,張魯據漢中,又將此道毀掉,不久修複,曹操與劉備爭漢中時便走此道。國朝敬宗寶曆二年(826年)重修此道,大中四年(850年)封敖複修,置館驛。”

七八萬雄師,如何能夠全走一條路呢?後勤壓力實在太大,故分兵是必定之事。

漆方亭大營內,趙光逢正在給邵立德講授入漢中的各條門路。

大帥,彷彿在心中圈定了幾小我,然後一一考查,看看有冇有培養的潛力。趙光逢略略一想,便明白了此中啟事。

趙光逢看了一眼張彥球。出兵前他與張彥球細心研討過洋州的統統,得知張任刺史時,洋州有兩千州兵。設立武定軍後,應當又增加了一些鎮兵,但這就不是張彥球能曉得的了。

有些奧妙,瞞不住的!大帥挑了梁漢顒做半子的事情,已經在軍中小範圍傳播。而張彥球與梁氏乾係匪淺,與大帥亦有故交,梁氏又是大帥半子,這乾係的確了!

東麵的駱穀道,當然由朱玫領兵了。神策軍各部,除李鋋那五千人與陰山蕃部一起保護糧草,保障諸路雄師後勤線外,西門文通、滿存兩軍萬人也歸朱玫批示。

楊守忠不過兩州八縣之地,滿打滿算六萬擺佈的百姓,此中絕大部分還集合在洋州,能養幾個兵?

“大帥,鳳翔朱玫求見。”李仁輔俄然來報。

不得不說,蕭氏供應的圖籍檔案真是幫了大忙,細節滿滿。比如哪一年、誰主持修建的、用了多長時候、置了多少館驛、哪些路段路基不穩都寫得清清楚楚。

“朱帥欲為朝廷複川中州縣,自可上表朝廷,上必嘉悅,欣然許之。”

朱玫此舉,實在是在委宛地表達他情願移鎮。讓邵立德一起上表,實在也是讓他保舉一人代替鳳翔帥位,朱玫天然也會在奏章中一起保舉。朝廷隻要不傻,都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搞事。

隨後,世人又會商了一番山間作戰的細節,至傍晚時分才散去。

“一曰散關道,高傲散關出,經興、鳳二州至興元府,乃秦漢故道也。漢高祖燒燬褒斜道後,便自此道入關中。國朝文宗開成四年(839年)重修,置館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