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晚依戀_第四十八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四章

常使民無知無慾。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

虛其心,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

強其骨。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老子:「品德經」:第九章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不失其所者久。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是以賢人之治,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不尚賢,使民不爭

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老子:「品德經」:第十二章

我獨泊兮,其未兆﹔

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飂兮若無止。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古之善為道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上善若水。

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

其次,侮之。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混兮其若濁﹔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老子:「品德經」:第十八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二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夫亦將知止,知止能夠不殆。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其次,親而譽之﹔

實其腹,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繩繩兮不成名,複歸於無物。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五章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弱其誌,

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強其骨。

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太上,不知有之﹔

夫兵者,不祥之器,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儼兮其若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