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仙俠之逆尊崛起_第一百二十三章-水一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因情

力不敵眾,智不儘物。與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國。故智力敵而群物勝,揣中則私勞,不中則在過。下君儘己之能,中君儘人之力,上君儘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結智,一聽而公會。聽不一則後悖於前,後悖於前則愚智不分;不公會則躊躇而不竭,不竭則事留。自取一聽,則毋墮壑之累。故使之諷,諷定而怒。是以言陳之日,必有筴籍,結智者事發而驗,結能者功見而謀。成敗有征,獎懲隨之。事成則君收其功,規敗則臣任其罪。君人者合符猶不親,而況於力乎?事智猶不親,而況於懸乎?故非用人也不取同,同則君怒。令人相用則君神,君神則下儘。下儘下則臣上不因君而主道畢矣。

帝玄諷刺的看著天玄大帝頌完這一段,諷刺的一笑。

聞古扁鵲之治其病也,以刀砭骨;賢人之救危國也,以忠拂耳。砭骨,故小痛在體,而長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國。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鵲儘巧;拂耳,則子胥不失。壽安之術也。病而不忍痛,則失扁鵲之巧;危而不拂耳,則失賢人之意。如此,長利不遠垂,功名不久立。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臨之而治,去之而思。堯無膠漆之約於當世而道行,舜無置錐之地於後代而德結。能立道於往古,而重德於萬世者之謂明主。聖王之立法也,其賞足以懲惡,其威足以勝暴,其備足以必完法。法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極者賞厚,情儘者名立。善之生如春,惡之死如秋。故民勸死力而樂縱情,此之謂高低相得。托天下於堯之法,則貞士不失分,奸人不幸運。寄令媛於羿之矢,則伯夷不得亡,而盜蹠不敢取。堯明於不失奸,故天下天真;羿巧於不失發,故令媛不亡。服虎而不以柙,禁奸而不以法,塞偽而不以符,此賁、育之所患,堯、舜之所難也。故設柙,非以是備鼠也,以是使膽小能服虎也;立法,非以是避曾、史也,以是使庸主能止盜蹠也;為符,非以是豫尾生也,以是使世人不相謾也。不恃比乾之死節,不幸亂臣之無詐也;恃怯之所能服,握庸主之所易守。當今之世,為人主忠計,為天下結德者,利莫善於如此。故君人者無亡國之圖,而忠臣無失身之畫。聞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順人而明獎懲。循天,則用力寡而功立;順人,則科罰省而令行;明獎懲,則伯夷、盜蹠穩定。

釋神通而任心治,堯不能正一國;去端方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輪;廢尺寸而差短長,王爾不能半中。使中主守神通,拙匠執端方尺寸,則萬不失矣。君人者能去賢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萬不失,則人力儘而功名立。夫人主不寒隙穴,而勞力於赭堊,暴雨疾風必壞。不去眉睫之禍,而慕賁、育之死;不謹蕭牆之患,而固金城於遠境;不消近賢之謀,而外結萬乘之交於千裡。飄風一旦起,則賁、育不及救,而交際不及至,禍莫大於此。當今之世,為人主忠計者,必無使燕王說魯人,無使近世慕賢於古,無思越人以救中國溺者。如此,則高低親,內功立,外名成。明君之以是建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時,二曰民氣,三曰技術,四曰勢位。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逆民氣,雖賁、育不能儘人力。故得天時,則不務而自生,得民氣,則不趣而自勸;因技術,則不急而自疾;失勢位,則不進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天然之道,行毋窮之令,故曰明主。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人臣之憂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世人助之以力,近者結之以成,遠者譽之以名,尊者載之以勢。如此,故太山之功長立於國度,而日月之名久著於六合。此堯之以是南麵而守名,舜之以是北麵而效功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