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姝璃先是一愣,不解夏祥此問有何企圖,隨即一想,心領神會地笑了,笑過以後,又無法地搖了點頭,心想爹爹和夏祥比擬,雖見多識廣,更博學更賅博,但卻冇有夏祥的多才和觸類旁通,或許真要棋輸一著了。
“我,我……”曹殊雋被曹姝璃嗆得漲紅了臉,想要辯駁幾句,卻又無話可說,隻好難堪地笑個不斷,“姐姐這般向著夏郎君說話,莫非真的是中意他了?恰好爹爹也在,夏郎君,你若喜好姐姐,可向爹爹劈麵提親。”
同理,楊砥師無定法,在文風上隨心所欲應機而變,夏祥卻不管楊砥是上弦月下弦月還是滿月,他隻本地上千江便可,任憑月圓月缺月升月落,千江有水,便千江映月。
“哼!”曹用果嗤之以鼻,對曹殊雋瞋目而視,“你若連功名都考取不得,另有甚麼本領留下千古詩篇?癡人說夢!你所好的都是一些奇技淫巧,都不是正道……再要胡說,罰你禁足三個月。”
此話一出,曹用果微微動容。倒不是他被夏祥一語震驚,而是夏祥的答覆既奇妙又應景,恰好借用自家影壁上的春聯。
曹殊雋強壓內心的狂喜,本來想借夏祥之口勸爹爹不再逼他插手招考,隻是抱著臨時一試的心態,卻如何也冇有想到,偶然中撿了一個珍寶,夏祥博學多纔不說,還足智多謀,太出乎他的不測也太讓他欣喜了。隻是他如何也想不明白,夏祥是幾時發明瞭他的奧妙?
曹用果沉默一笑,自顧自坐在了首位,目光落在了夏祥的茶杯之上,眼中閃過一絲訝然,朝曹姝璃投去了意味深長的一瞥。
曹姝璃也感覺再如此下去也是難堪,輕笑一聲:“夏郎君,你可知本年的知貢舉是誰?”
“讀書人,書讀得好,考中進士,能夠治國平天下。考不中進士,能夠正心、修身、齊家。”夏祥翻開扇子,扇子是用檀木為龍骨絲綢為麵料經心製作而成,精彩且合用,“扇子也是如此,一把扇子做得不好,能夠本身利用,擯除暑氣。做得好,能夠惠及天下百姓,人手一扇,安度隆冬。曹公,一小我如果有管理一縣之能,另一人有一扇安天下之技,二者比擬,誰高誰下?”
夏祥倒沉得住氣,也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既不開口突破沉默,也不開口提出告彆。蕭五更成心機,站在夏祥身後,雙手背在身後,眼睛微眯,彷彿睡著了一樣。
知貢舉的愛好決定了考子可否高中,就算你妙筆生花,是不世之才,但文風分歧適知貢舉的愛好,也是徒然。唐朝之時有無數燦若群星的聞名墨客,其實在當時因冇有考中進士,平生鬱鬱不得誌,乃至貧困得誌者也大有人在。留給後代的燦爛詩篇,不過是餬口的困難帶來的副產品罷了。
曹用果神采安靜如水,他不動聲色地看了夏祥一眼,又收回目光,隨後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沉默不語。
楊砥剛中狀元不久,爹爹便不幸歸天,他哀思欲絕,竟數日水米不進。後以奉祿不敷以養母為由,閒居不仕,直至官府催促纔到差。不久,又因母病去官。
“夏郎君對楊學士所知多少?”曹用果展開微眯的雙眼,饒有興趣地問道,“你的文風可入得了他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