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_第八十章 符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僅以目見,這位解仙長和傳說中的仙家高人相去甚遠。其人臉孔平板木訥,一看便是常日裡少言寡語,不苟談笑之輩,餘慈不會以貌取人,以為來者名不符實,卻擔憂以此人的脾氣,辯才怕不如何便利,縱是心中有百般道法玄奧,也難以形之於口。

還好,小羽士冇有吊人胃口的意義,直接便道:

明白了這個,餘慈的思惟便有些發散。《上清聚玄星樞秘授符經》中那些熟極而流的句子,一個個的彷彿都活了過來,在麵前飛舞,但究竟上是環繞著那三句話,重新擺列。

餘慈再看解良的眼神,已是完整分歧了。

餘慈聽得出神。這三句話,他並不陌生。

有了這三句話,《上清聚玄星樞秘授符經》總綱中洋洋灑灑近千言,便不再是詰屈聱牙、似是而非的冷僻字詞,而是一層層、一段段能夠尋到其內部源流的絕妙文章。

貳心頭一跳,竟是脫口問道:“純粹之‘理’,可由神魂感到得來?”

便在這類心機之下,解良開口說話:“本日我講符法。”

毫無起伏地列出三句話,解仙長便又停了下來,彷彿是留給世人思慮的時候。

實在餘慈對步虛修士還貧乏直觀的印象。

這兩個白日府傾力培養的後起之秀,不是到離塵宗廟門修行去了嗎?這才幾個月,修行就結束了?

踏入顯德殿,這裡早早就排好了二十幾個蒲團,分兩邊擺列。大多都有人坐著,餘慈在殿外稍一打量,便邁步出來,不過,他總得內裡有兩人的麵孔非常熟諳。

是的,對餘慈來講,那三個“論符”的句子,真正的代價不在其本身,而在於它們表現出來的光鮮的層次性,以及簡明扼要、大綱挈領的感化。

“氣通天真,獨具其神,可為符。

“竅竅相通而靈光煥然,符成矣。”

左邊最前,兩個年青人錦袍玉帶,俗家打扮,與大殿中的羽士群體格格不入,刺目得很,偏又占有了最好的位置,可貴他二人也能安之若素,倒讓餘慈有些佩服。

這段時候內,殿中修士聽到的,全數都是清心明德、避離肮臟、純潔靈引之類的句子,這些東西又何必他講,一本最粗淺的符書上,都寫得明顯白白。當然,餘慈向來都是看過就算,也冇有決計踐行過,卻也不見他畫的符有甚麼題目

語音乾澀,幾近全無起伏,還帶著一些處所口音。不過,長輩仙師的嚴肅還是讓殿中一下子寂靜下去,人們的呼吸也不自發變得細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