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遊戲_第一百四十一章月落烏啼(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大型遊輪、貨輪,拖著沉重汽笛聲緩緩而前。鋼鐵鑄就的當代文明,徒增粗笨,老是少了幾分“輕舟已過萬重山”那番精美。

“此人有病吧?”月餅摸出一枚桃木釘,反扣手心,“姑蘇離橫店幾百裡地,哪冒出個群演?”

這艘船是曾經流行於江南的“三道”,又稱為“三明瓦”。船形若半弦月,船身罩著半圓形烏色篷子,用竹片體例而成,塗著防水黑油。前後兩扇篷子(又稱“定蓬”)中心,有一扇遮陽的半圓小蓬,彷彿春傘。木製格子鑲嵌著一片片直徑約莫一寸,略略透明的小魚鱗,這類近似於玻璃窗戶的設想,堅固耐用,中艙兩道,後艙一道,故此稱為“三明瓦”。

“謹慎駛得萬年船。”我細心察看著這艘本不該呈現在這個期間的奧秘烏篷船,“我在看船體有冇有墨家構造的設想。萬一船篷炸裂,亂箭齊發,寒山寺平增兩具人形刺蝟,可不是甚麼功德兒。”

景區載著旅客的觀光船,即便有三分煙雨江南神韻兒,卻多了七分銅臭,煞了風景。

“必定是明星在拍戲!”

“鄙人孔亮,受人之托。兩位小友,萬勿生疑。”孔亮雙手作揖,鞠了個九十度的躬,“江南隆冬,雖近傍晚,盛暑未消。如有雅興,何不登船,江景夜色,薄酒簡肴,敞懷一敘,豈不美哉?”

“應當冇有傷害,從速吧,聽得頭大。”月餅雙膝微曲,躍身而起,如一隻輕巧的水鳥,輕飄飄地落在船頭,連水波都冇蕩起。

江中最多的是魚,江上最多的是——船。

篷子極矮,依著我和月餅的身高,估計坐出來能哈腰頂頭。篷側書一“食”字。筆力實足,字體頗具神韻,冇有十幾二十年的書法浸淫,絕無此等功力。

但是,日暮時分,姑蘇城外,楓橋之下,我們卻見到了,真正的江南劃子。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月餅推著我的手腕對準船尾,“人都出來和我們打號召了,南少俠還這麼謹慎謹慎。”

因而,故作矜持狀,一動不動。

“哇!好帥!”

“漿糊狀的腦漿、蛛網似的毛細血管,另有月公公不甚體味的聰明。”我把手機拍照焦距拉到比來,“你當我真冇腦筋麼?桃花源和銅雀台,都呈現了墨家構造術。竹簡上的內容,更是……”

“一艘烏篷船,就讓南少俠忘了這會兒該乾的事兒了?就冇想過有甚麼傷害?提早做做防備?”月餅摸摸鼻子,很無法地歎口氣,“偶然候我真想撬開你的腦袋子,看看內裡到底是甚麼?”

我頓覺五雷轟頂,天旋地轉。憑啥月餅就是“男孩”,我成了“大叔”?!

“少說話,彆丟人。”我憋著笑冇應腔兒,遵循孔亮的姿式回了一禮,“老丈美意,亂世泛舟,好生雅興,此情此景,很有古風。如此想來,獨釣寒江,不過如此。”

月餅負手立於烏篷船,棱角清楚臉龐映著夕照餘暉暗影,透著一絲落寞寥寂,好一副亂世翩翩佳公子的風采!額前斜斜遮眼長髮跟著江風,混亂了風華,也混亂了江邊賞景的幾個女旅客的嗓門。

“大叔,能幫我們拍張照麼?”那幾個小女人歡天喜地蹦過來,遞上手機。

我們破解了張繼銅像暗碼,猜測出“食”字,剛好呈現這麼一艘烏篷船,智商再不濟,也曉得毫不是甚麼偶合。

“歐巴!互加微/信能夠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