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_第一百七十八章 初逛市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那啥……我還是有些聽不清楚,這位老哥你可否說得清楚點。”

聽得一頭霧水的嶽陽還是冇聽明白,順手從衣袖裡取出了十多枚銅板遞給了這位路人道:“這些給您喝茶,你能不能給我說道說道,這到底是咋回事啊?”

按理說嶽陽還是比較照顧這些來進貨的鹽商的,他給了這些人每斤一百五十文的批發價,並規定他們零售價為三百文,在嶽陽看來一斤鹽拋去本錢後有每斤一百文的利潤已經很贏利了。但那些風俗了將鹽價往上翻好幾倍的鹽商們那裡會遵循嶽陽定下的端方,他們將食鹽買返來後,立即便將鹽價調到了九百文錢一斤,如許一來弄得老百姓們叫苦不迭。

愛看熱烈是國人的本性,嶽陽也不例外,當他和胡老三等人趕到現場時,發明四周已經被圍了個水泄不通,嶽陽急了,對胡老三使了個眼色。胡老三會心的點點頭,大老闆要看熱烈,身為部屬的他怎能不為老闆分憂呢,胡老三立即領著兩名親兵擠了上去,仗著身高力大的他們將前麵的人擠得東倒西歪。

嶽陽這纔想起來,這年初的交通跟後代完整冇有可比性,出一趟遠門說不定就是一年半載,加上糟糕的路況,那的確就是遭罪啊,以是若非不得已是冇有誰情願背井離鄉的闖江湖的。

“不……是我錯了。”嶽陽閉上了眼睛長長的吐了口氣輕聲道:“是我低估了那些人的貪婪和野心,看來還是馬克思說得對啊,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過,乃至目著被絞死的傷害!是我錯了,如果冇有一個強大的監督機構,我把鹽賣給那些鹽商那的確就是在放縱他們啊!”

明天,天剛矇矇亮,城門一開城外便連續有農戶挑著一些山貨和土特產進城叫賣。比及上午巳不時分,位於城東的大市坊已經是人潮湧動,全部市坊到處都是叫賣的聲音和正在還價換季的人群,更有很多停業的農夫正跪在路邊,非論長幼頭上都插著一根草標。

“大爺,您就行行好,賣給我們一斤鹽吧,我們好不輕易才攢了三百文錢,村裡的人正等著我們拿鹽歸去呢!”

說這話的是一名年紀約莫五十多歲的白叟,他穿戴一件襤褸的單衣,手上儘是老繭,赤著一雙遍及青筋的腳,臉上皺紋密佈,一副典範的貧苦村民的打扮。在他的中間則是一名十三四歲的少年,穿戴和那名白叟差未幾,此時他正被兩名從戎的拉著,他神采漲得通紅一邊掙紮一邊怒罵道:“你們還講不講事理,旁人的店鋪隻賣三百文錢一斤,你們卻賣九百文,你們的知己都讓狗吃了!”

少年的話卻讓那幾名流兵笑了起來,為首的一名狂笑道:“知己?知己一斤能值多少銀子?再說了,你如果以為這裡賣得貴你們能夠到彆家去買嘛,我倒要看看全部渾源州有哪家鹽鋪的代價比我們更便宜。”

看著神采越來越丟臉的嶽陽,恐怕嶽陽過分自責的胡老三從速在一旁安撫道:“大人,這事不能賴您,滿是那幫子奸商弄出來的,這和您可冇啥乾係!”

接過了銅板的路人很較著神采好了很多,這才說道:“還不是讓鹽價給鬨的,話說是如許的,這方家啊……”

“如何會如許?”

“那裡另有粗鹽啊!”路人用鄙夷的目光看了嶽陽一眼,“這一年來應州那鋪天蓋地的精鹽壓得各地的鹽商們喘不過氣來,他們都紛繁改行從應州那邊進貨了,那些苦澀難吃的粗鹽現在另有誰會要啊,現在你想在鹽鋪裡找一斤粗鹽都難找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