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_第一百七十八章 初逛市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看到這裡,嶽陽不由看得滿頭的霧水。因為他發明在這家鹽鋪內裡,好幾名伴計正坐在凳子上看熱烈,反倒是那幾名官兵在替他出頭,看上去那些官兵反倒比那些伴計更加熱情。大感不解的嶽陽順手拉過了中間一名路人問道:“這位老哥,就教一下這到底是如何回事?甚麼鹽竟然要一斤九百文?這些從戎的如何會跑到鹽鋪替那些鹽商出頭?反倒是那些伴計卻在一旁看熱烈。”

嶽陽帶著胡老三和幾名保護行走在市坊裡,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嶽陽不由點了點頭,扭頭對胡老三說道:“看來那位蔣知府倒也不全然是個廢料,此處商貿如此繁華,對百姓倒也是大有好處。”

被嶽陽稍嫌鹵莽的行動弄得非常不快的路人剛想生機,但看到穿戴一身絲綢的長衫的嶽陽和站在他身後的幾名膀大腰圓的侍從,他這才換上了一副苦澀的神情氣鼓鼓的說道:“還能有甚麼事,賣鹽的鹽鋪是方家的鋪子,那些官兵是方家的狗腿,以是就變成如許囉!”

胡老三看了一圈後也點頭道:“大人所言極是,如果掄起繁華渾源州天然不如我們五裡寨和應州府,但比擬起其他處所也算是不錯了。”

跟著這位路人甲的解釋,嶽陽這才逐步弄明白了事情的顛末,本來自打嶽陽從當代時空裡弄來了大量的精鹽後,這些質量上乘代價還比較低的食鹽當即對那些又苦又澀的粗海鹽形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弄得山西的鹽商們叫苦不迭。最後這些鹽商們隻好當起了二道估客,到應州從嶽陽的手中進貨,然後運到本地停止發賣。

按理說嶽陽還是比較照顧這些來進貨的鹽商的,他給了這些人每斤一百五十文的批發價,並規定他們零售價為三百文,在嶽陽看來一斤鹽拋去本錢後有每斤一百文的利潤已經很贏利了。但那些風俗了將鹽價往上翻好幾倍的鹽商們那裡會遵循嶽陽定下的端方,他們將食鹽買返來後,立即便將鹽價調到了九百文錢一斤,如許一來弄得老百姓們叫苦不迭。

起首映入視線的是七八名穿戴襤褸鴛鴦戰襖的官兵正圍著一老一少兩人拳打腳踢,一邊打還一邊大聲喝罵:“兩個窮鬼,冇銀子還敢來這裡買鹽,你也不看看這些鹽是你們這些窮鬼吃得起的嗎?冇銀子就應當自發的去買那些粗鹽吃,那纔是你們這些窮鬼該吃的東西!”

當然了,這隻是一刹時的回想,很快嶽陽的重視力便被一幕正在打人的景象給吸引了疇昔。

接過了銅板的路人很較著神采好了很多,這才說道:“還不是讓鹽價給鬨的,話說是如許的,這方家啊……”

說這話的是一名年紀約莫五十多歲的白叟,他穿戴一件襤褸的單衣,手上儘是老繭,赤著一雙遍及青筋的腳,臉上皺紋密佈,一副典範的貧苦村民的打扮。在他的中間則是一名十三四歲的少年,穿戴和那名白叟差未幾,此時他正被兩名從戎的拉著,他神采漲得通紅一邊掙紮一邊怒罵道:“你們還講不講事理,旁人的店鋪隻賣三百文錢一斤,你們卻賣九百文,你們的知己都讓狗吃了!”

“如何會如許?”

隻是嶽陽眼中的寒意來得快,去得也快,他轉過甚來對胡老三說道:“好了,我們歸去吧,今晚蔣知府但是要給我們洗塵,我們還得歸去籌辦籌辦,這些事情等過兩日再說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