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_第一百七十八章 初逛市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那本來不是另有粗鹽嗎?百姓們莫非不會買些粗鹽歸去吃嗎?”嶽陽有些不成置信的問道。

嶽陽這纔想起來,這年初的交通跟後代完整冇有可比性,出一趟遠門說不定就是一年半載,加上糟糕的路況,那的確就是遭罪啊,以是若非不得已是冇有誰情願背井離鄉的闖江湖的。

嶽陽帶著胡老三和幾名保護行走在市坊裡,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嶽陽不由點了點頭,扭頭對胡老三說道:“看來那位蔣知府倒也不全然是個廢料,此處商貿如此繁華,對百姓倒也是大有好處。”

“如何會如許?”嶽陽又低低的呢喃的一聲,他轉過了頭問身邊的胡老三:“你說這事如何會弄成如許?莫非我把鹽賣給那些鹽商真的是做錯了嗎?”

“呃……這我倒是忘了。”

跟著這位路人甲的解釋,嶽陽這才逐步弄明白了事情的顛末,本來自打嶽陽從當代時空裡弄來了大量的精鹽後,這些質量上乘代價還比較低的食鹽當即對那些又苦又澀的粗海鹽形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弄得山西的鹽商們叫苦不迭。最後這些鹽商們隻好當起了二道估客,到應州從嶽陽的手中進貨,然後運到本地停止發賣。

看著神采越來越丟臉的嶽陽,恐怕嶽陽過分自責的胡老三從速在一旁安撫道:“大人,這事不能賴您,滿是那幫子奸商弄出來的,這和您可冇啥乾係!”

“那啥……我還是有些聽不清楚,這位老哥你可否說得清楚點。”

“大人見笑了,那裡是甚麼見多識廣啊,還不是為了混口飯吃,這年代要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誰情願背井離鄉啊。”胡老三的臉上卻冇有對勁之色,反倒是一臉的苦澀。

摸了摸鼻子,感到有些難堪的嶽陽正要轉移話題,卻發明前麵傳來了一陣騷動以及喝罵聲。

胡老三非常有些對勁的答道:“見多識廣不敢當,卑職當年跑江湖的時候確切是走南闖北了好七八年,不敢說把大明都走遍吧,但從南到北的走了一圈還是有的。”

渾源州位於山西東北部,地處桑乾河支流渾河中上遊。東接廣靈,西毗應州,東南部以恒山與靈丘、繁峙縣分界,北麵由六棱山與大同、陽高二縣相連,從天時上來講是很便利的,是以渾源州也呼應的還算繁華。

“哦,我倒是忘了,你在來五裡寨之前還是個跑過江湖,豪情是見多識廣啊啊!”嶽陽笑了起來。

起首映入視線的是七八名穿戴襤褸鴛鴦戰襖的官兵正圍著一老一少兩人拳打腳踢,一邊打還一邊大聲喝罵:“兩個窮鬼,冇銀子還敢來這裡買鹽,你也不看看這些鹽是你們這些窮鬼吃得起的嗎?冇銀子就應當自發的去買那些粗鹽吃,那纔是你們這些窮鬼該吃的東西!”

看到這裡,嶽陽不由看得滿頭的霧水。因為他發明在這家鹽鋪內裡,好幾名伴計正坐在凳子上看熱烈,反倒是那幾名官兵在替他出頭,看上去那些官兵反倒比那些伴計更加熱情。大感不解的嶽陽順手拉過了中間一名路人問道:“這位老哥,就教一下這到底是如何回事?甚麼鹽竟然要一斤九百文?這些從戎的如何會跑到鹽鋪替那些鹽商出頭?反倒是那些伴計卻在一旁看熱烈。”

按理說嶽陽還是比較照顧這些來進貨的鹽商的,他給了這些人每斤一百五十文的批發價,並規定他們零售價為三百文,在嶽陽看來一斤鹽拋去本錢後有每斤一百文的利潤已經很贏利了。但那些風俗了將鹽價往上翻好幾倍的鹽商們那裡會遵循嶽陽定下的端方,他們將食鹽買返來後,立即便將鹽價調到了九百文錢一斤,如許一來弄得老百姓們叫苦不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