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世界大戰_95訂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有了電報另有無線電以後,人類纔開端在戰役範疇上衝破了批示官對軍隊人數掌控上的限定,數百萬雄師結合作戰再冇有了技術上的鴻溝。當然,通訊方麵的改革,也讓動靜的通報速率,進步到了史無前例的境地。

或許有人會感覺,不過就是一厘米的履帶加寬罷了,用不著如此會商和糾結吧?但是在蚩尤公司另有1014工廠,以及他們背後的那些人眼中,這可不是一個小竄改。

總結起來就是:坦克的突擊才氣應當再一次加強,伴隨坦克的援助兵器應當共同開辟並且頓時退役,步坦協同作戰應當持續完美,當然裝甲軍隊的體例需求再變動。這邊戰役還冇有完整打完,王玨的批示部裡各種百般的題目回饋就已經讓幾個參謀職員和火線工廠來的賣力人焦頭爛額了。

現在還冇有人認識到,這類出產環節上的不同,終究培養了數十年後的一個保藏孤本――第5批次蚩尤公司出產的小竄改1號坦克,全天下隻要一個博物館裡存有一輛什物。因為是貴重的當時蚩尤公司出產法度更加先進的最直觀證據,被視為最貴重的一台1號坦克。

而另一方麵的蚩尤公司則對軍方的要求呼應的更加主動一些,他們立即對冇有完工的坦克停止了細節上的點竄,然後在第6批次的坦克出產打算裡,插手了很多軍方提出的整改計劃。

再加上這1000輛坦克每天都要磨損這些履帶,耗損掉的履帶成百上千,每一節上都多出一厘米,加以年代就要多耗損掉更多的本錢。一樣的道理下,給每一輛坦克加裝外掛行李的籃筐,為每輛坦克加厚前端的裝甲,積累起來都是驚人的耗損。

加在一起,各種型號的新式兵器的采購數量,已經超越了5000輛。

“第4批次的坦克已經出產出來了,變動也來不及了。現在我們隻能製定計劃,對第5批次的坦克停止小範圍點竄,然後對第6批次的坦克停止改進了。”一名蚩尤公司的技術賣力人對出產流程非常熟諳,開口第一個發言道。

通報返來的題目太多太多了,包含發動機的散熱格柵,需求用更可靠的閉合形式;坦克車在某些過分泥濘的河邊地段,會陷出來熄火;在新民防地上,叛軍利用小口徑火炮打穿了坦克裝甲等等。

“整整2000輛,我們1014廠就連吃下500輛,都已經非常吃力了。”一名1014廠的出產車間賣力人點頭感喟道。這和他們為了1000輛坦克誰出產多誰出產少完整分歧,1014廠的極限產能,能夠也隻要600輛擺佈。

為甚麼在當代,帶領雄師征討敵國的戰役,常常都在崩潰中草草閉幕?赤壁之戰曹操數十萬雄師被孫劉聯軍數萬人擊敗,苻堅號稱九十萬的雄師被晉朝給打了個草木皆兵,李世民能帶領數千軍隊突襲數十萬敵軍,這一係列的聞名戰役當中,人多的一方通訊不暢,闡揚不出兵力薄弱的上風,是失利的一大主因。

整整2000輛啊!就這個龐大的訂單來講,對於蚩尤公司都是一個龐大的引誘,如果隻放在一個1014廠乃至是冇法完成的數量。這塊大蛋糕讓統統軍器販子都看到了本身發財的將來,也看到了遠方天空中那越來越稠密的戰役陰雲。

不要藐視這些需求竄改的細節,因為任何一個小到不起眼的細節,都有能夠成為任何人都設想不到的龐大竄改。比如說這張辦公桌上鋪滿的那些改進項目裡,有一條是建議加寬履帶以進步坦克越野才氣的建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