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隻要這2000輛1號坦克的訂單,還不敷以讓統統人鎮靜成現在這個模樣。在這2000輛1號坦克的訂單中間,另有包含1號坦克的後續型號研發的決定,以及包含搭載大口徑火炮的1號坦克改進型的訂單。
通報返來的題目太多太多了,包含發動機的散熱格柵,需求用更可靠的閉合形式;坦克車在某些過分泥濘的河邊地段,會陷出來熄火;在新民防地上,叛軍利用小口徑火炮打穿了坦克裝甲等等。
“第4批次的坦克已經出產出來了,變動也來不及了。現在我們隻能製定計劃,對第5批次的坦克停止小範圍點竄,然後對第6批次的坦克停止改進了。”一名蚩尤公司的技術賣力人對出產流程非常熟諳,開口第一個發言道。
終究的會商成果是,將1號坦克的履帶寬度增加1厘米。一截履帶隻增加了那麼短短的一截,卻在這些工程師們中間會商了整整3個小時,都還冇有一個公道的結論。終究這1厘米的長度,還是相互讓步終究暫定的加寬長度,隻是抱著嘗試的心態嘗試一下。
很快,蚩尤公司另有1014廠的出產打算都被會商出來了,1014廠保持現現在的1號坦克出產,在第6批次的坦克開端出產的時候,纔開端變動細節。
有了電報另有無線電以後,人類纔開端在戰役範疇上衝破了批示官對軍隊人數掌控上的限定,數百萬雄師結合作戰再冇有了技術上的鴻溝。當然,通訊方麵的改革,也讓動靜的通報速率,進步到了史無前例的境地。
而另一方麵的蚩尤公司則對軍方的要求呼應的更加主動一些,他們立即對冇有完工的坦克停止了細節上的點竄,然後在第6批次的坦克出產打算裡,插手了很多軍方提出的整改計劃。
在新民火線的戰役成果還冇有通報返來的時候,一部分坦克方麵的題目已經擺在了1014廠的出產技術部分的辦公桌上。盯著這些貴重實戰測評成果的,另有來自蚩尤公司的技術職員。
畢竟每一輛坦克都是錢堆砌而成的,等閒的返工明顯不是精確的措置體例,以是彆的一名工程師從速開口,建議道:“第5批次也不要改了吧,畢竟工人們已經風俗了,冒然變動很輕易呈現產品格量題目。從第6批次小改,纔是穩妥的體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