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末年風雲錄_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鄭州多皇陵,要不然我們去掘墓?”劉德開打趣道。

連天子劉知遠都為賦稅憂愁,更不必說一向冇有積下家底的韓奕了,韓奕有幾件內衫,部下們都曉得的一清二楚,以是部下無人有驕奢之意。韓奕問道,“劉叔有何教我?”

韓奕與劉德麵無神采地看著殛斃現場,他們的目光超出城頭,諦視著遠方的郊野,心中均想道:“這個春季,地裡應當會有點收成。”

三百個犯人被按倒在城門下,鄭州城內城外的百姓簇擁而來圍觀。劊子手們手中的鋼刀,在驕陽下閃爍著刺目標光芒。

“你再想想看!劉叔是老江湖,必然會有體例的。”韓奕恭維道。

“先讓馮奐章在軍中摸底,將老弱名單列出,細心扣問他們從我之前的謀生,如果會木工活,就讓他們重操舊業,我發給本錢。其他諸如石工、泥匠、漆匠、屠夫,照此辦理,如果從商亦可,我也發給本錢,打消統統雜役。我為鄭州防備使,隻要他們遵紀守法,我自會保他們安然,起碼無人敢逼迫他們。”

“遵令。”劉德躬身道,“可眼下公私交困,軍上既要養軍,又要濟民,還要補葺城隍,承擔太大。”

“軍上所言甚是!部屬考慮不周。”劉德忸捏,又道,“但軍上也藐視了軍士們對您的恭敬之心,您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

“你估計要多少錢?”韓奕反問道。

“我義勇軍本是自創,雖暫隸侍衛親軍司麾下,倒是偏師,史弘肇並不視我等為嫡派,隻發給三千人的糧餉,且時偶然無,餘者讓我們本身想體例。他說的倒是輕巧,軍士們不但要本身吃飽,有的還要贍養一家長幼,餉錢那裡夠?軍上以一州防備使之職,掌控七千之眾,數量已經相稱很多,大小將校皆是私家親信,一來既為朝廷所諦視,二來我鄭州貧困至此,百姓尚且忍饑捱餓,哪不足錢養軍?彆的我軍中良莠不齊,軍上不如再次裁汰老弱,落藉為民,既可增加本州人丁,也可省下軍餉,編練精兵。”劉德道。

“劉叔但說無妨!”

鄭州地界當然也有盜賊,這嚴峻影響了想在鄭州乾出一番奇蹟並博得政治本錢的韓奕的表情。早在朝廷敕令下達前,韓奕任命呼延為鄭州表裡巡檢使,陳順為副使,賣力緝拿盜賊,馮奐章兼任孔目官,則賣力審罰。分步軍屯守各關卡要地,以馬兵來回策應,並張榜賞格。

“約莫需裁汰兩千人,按每人兩萬錢,少說也得四千萬,也就是四萬緡,再少就說不疇昔了。府庫中雖有少量銀錢,但不能動分文,天子即位、年節、壽誕,依例各地藩鎮、州府需求貢獻進獻。奉送朝中在朝楊邠、史弘肇之輩,亦不是小數量。”劉德道,“狼籍當中,軍士命如紙薄,但也非一文不值,特彆是當用得著他們的時候。裁汰之人軍上尚能照顧得穩妥,那麼在編軍士們會感覺跟著軍上衝鋒陷陣,無後顧之憂,誰不會搶先效死呢?這是財帛買不到的!”

“我麾下軍士,大多都是在顛沛流浪當中,歸附於我。你、我、諸位義社兄弟有本日之職位,全憑他們奮力搶先,情同手足。我如果裁汰老弱,無異於過河拆橋,不當、不當。”韓奕連連點頭,“何況,既便是裁汰,老弱一出了虎帳,何故餬口?就是讓他們種地為農,也得等地裡有了收成,纔可溫飽,我不能看著他們餓死,不能看著他們自生自滅,更不能逼報酬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