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末年風雲錄_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那就找符公嚐嚐。”韓奕承諾道。

劉德雙眼賊轉,立即有了主張:“我現在就想到一個彆例,不過軍上不必然會承諾。”

“我義勇軍本是自創,雖暫隸侍衛親軍司麾下,倒是偏師,史弘肇並不視我等為嫡派,隻發給三千人的糧餉,且時偶然無,餘者讓我們本身想體例。他說的倒是輕巧,軍士們不但要本身吃飽,有的還要贍養一家長幼,餉錢那裡夠?軍上以一州防備使之職,掌控七千之眾,數量已經相稱很多,大小將校皆是私家親信,一來既為朝廷所諦視,二來我鄭州貧困至此,百姓尚且忍饑捱餓,哪不足錢養軍?彆的我軍中良莠不齊,軍上不如再次裁汰老弱,落藉為民,既可增加本州人丁,也可省下軍餉,編練精兵。”劉德道。

“可這本錢?”劉德疑道。

“你再想想看!劉叔是老江湖,必然會有體例的。”韓奕恭維道。

“軍上,犯人四鄰已經收押,是否……”都押牙劉德問道,他做了一個殺的手勢。

敕雲:

韓奕淺笑不語,心中卻在策畫著掙錢的體例,或許盜墓是個不錯的體例?

“鄭州多皇陵,要不然我們去掘墓?”劉德開打趣道。

“先讓馮奐章在軍中摸底,將老弱名單列出,細心扣問他們從我之前的謀生,如果會木工活,就讓他們重操舊業,我發給本錢。其他諸如石工、泥匠、漆匠、屠夫,照此辦理,如果從商亦可,我也發給本錢,打消統統雜役。我為鄭州防備使,隻要他們遵紀守法,我自會保他們安然,起碼無人敢逼迫他們。”

“盜賊毋問贓多少皆抵死!”

“你估計要多少錢?”韓奕反問道。

又道:“日前三司使王章進言朝廷,罷儘朝中不急之務,省下國帑以豢養軍士,可見國庫空虛太過。軍上如果主動上表裁軍,既是自助,也是呼應朝廷儉仆號令,何樂而不為呢?不過,這事當然不能暗裡裁軍,咱雖不是皇家嫡派,但還屬禁軍之一部,凡事需求朝廷首肯才行。依我看,這省下來的錢一半要進蘇逢吉、楊邠、史弘肇的腰包,不然辦不成。”

鄭州兵馬使馮奐章不厭其煩地當眾朗讀了犯人們長長的名單,列舉無數起命案與犯法究竟,然後轉頭看了看城頭。

“軍上可找高行周與符彥卿乞貸。”劉德道,“若我是高、符中的任何一人,聽聞軍上找我乞貸,這不就是一個拉攏軍上的好機遇嗎?花小錢賣了一個大情麵,這等好買賣好焉能不做?”

韓奕與劉德麵無神采地看著殛斃現場,他們的目光超出城頭,諦視著遠方的郊野,心中均想道:“這個春季,地裡應當會有點收成。”

“你曉得洛陽鏟嗎?”

“如果誰肯借我錢,我倒真不在乎彆人言語。”韓奕道。

“這是朝廷的王八敕令。”韓奕低聲罵道,“待風頭疇昔,將那些無辜者放了。”

“遵令。”劉德躬身道,“可眼下公私交困,軍上既要養軍,又要濟民,還要補葺城隍,承擔太大。”

“劉叔如果願代我去找高、符二公乞貸,我也不顧臉麵了。”韓奕道,“須賣個好代價,要不然我總感覺太虧了。前些日子,在汴梁我偶爾碰到郭榮,他帶著一筐梨從河東太本來京,想貢獻郭公,我覺得他是小販,跟他閒談,卻不料他張口就是十貫錢一個梨,真是個奸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