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嚐嚐弟子煮的白飯,很香啊!”少年端倪靈動,神采中透著一絲玩皮。
“這千秋馥為師喝了數十年,還是一如當初的甘醇綿厚,且不失凜冽勁猛。唉!酒還是這酒,為師倒是一每天老去!”
此處,便是玄元觀地點的千裡承平山脈。
正殿之上那已經辨不清端倪的高大泥像,一如千百年以來的靜穆。兩旁破壞的帷幔,隨風緩緩飛舞。
叫做小一的少年,聞言後,眉開眼笑。他從懷裡摸出兩隻陶碗,將飯盛上後,順手又從腰後抽出兩雙竹筷。
恐怕是師父不肯意說吧!
給師父蓋了層單衣,清算好了粗陋的食具,小一漸漸退出了玄元觀的正殿。
許是被酒嗆到了,或許心神有些迷亂。老羽士輕咳了一下後搖了點頭,有些迷離的目光投向了門外,卻甚麼都看不清。是一雙濁眸蒙上了陰翳,還是遠處暮色下的山影重重?
每日有師父伴隨,有飽飯吃,還可學到師父的本領,豈不是蠻好的?小一每天都是樂嗬嗬的。
老羽士聞言後,哦了一聲,手扶長鬚略略深思,恍然笑罵道:“你個臭小子,知其二卻言其一,斷章取義。”隨即神采一正,語氣中不無神馳之意,感慨道:“前人亦雲: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大道可期啊!”
廟門四周另有一些殘垣斷壁,似是見證這裡曾存在過的統統……
傍晚的山風緩緩的掠過山嶽,穿過陳舊的玄元觀正殿。
或許是大哥神衰,感慨也多了些。喟歎了一聲後,老羽士苦笑了一聲,說道:“天道究竟是甚麼,為師苦苦追隨了七十年啊!始終未得窺門徑之機遇啊!於這塵凡中碌碌馳驅,結束,一無所成。唉…….”
“唔……曉得了”小一支吾了一聲,放下飯碗,跑了出去。不一會兒,他便一溜煙的跑了返來,手裡還拿著個小巧的酒葫蘆和一個瓦罐。
想到此處,小一不由嘴角翹起。他纔不在乎甚麼掌門呢!至於成仙得道?他和淺顯人一個樣,更多的關於神仙的認知,不過來自茶社話本和村落間的演義傳說罷了。
聽師父說,他小一是被師父路上揀來的。
山頂有二十丈的周遭,建有玄元觀正殿,和十幾間偏房,隻是年久失修,成了現在這般景象。
“好!好!把葫蘆給我,醃黃豆放地上。”
青雲道長也是念及玄元觀後繼無人,便收養了這個不幸的孩子。
又扒拉了一口飯,小一腦袋一歪,目光中暴露滑頭的笑意說道:“師父!前人雲:食肉者英勇而悍,食穀者聰明而巧。以弟子看來,這白飯還是要多吃一些纔好!”
弟子的心機又怎能瞞過師父。老羽士渾不在乎的笑道:“你個臭小子就是嘴巴上討巧!”說著,他仰首又抿了口酒。
一掠道袍,手腳並用爬上與其肩膀齊高的臥牛石。
小一端起碗來,收起了嬉笑的神情,眸子轉了轉,帶著一分謹慎說道:“師父,您老又喝多了?”
當年青雲道長雲遊四方,追隨天道機遇未果。在他在返回玄元觀的途中,碰到被山匪禍害的村民。重傷瀕死的一對山民佳耦,便將週歲多的小一,拜托給了這位美意的道長。
小一就著醃黃豆吃著白飯,一會工夫,一碗白飯見底。他又自個盛了一碗,看著師父仍然沉醉在酒葫蘆和醃黃豆之間,說道:“師父啊,您長幼喝點吧,彆一會兒又醉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