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_第十七節 煉器雜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了無倦意,伸脫手指在石壁上來回點了幾遍,取出一枚《煉器雜說》,凝神看了幾行,麵前俄然一亮。《煉器雜說》中談到了將妖獸的骨骸製成法器胚胎,常常靈性大損,若在煉器的過程中熔入五行相合的妖丹,可大幅晉升法器的品格,以蟒骨鞭為例,用美人蟒的骨骸製胎,熔入數枚血蟒的妖丹,煉就的蟒骨鞭有三成能夠晉升為上品法器,具有化形的神通。

魏十七將劍丸拋在空中,心念未動,藏雪劍快速彈出,一聲清脆的劍鳴,穩穩停在他身前。他腳踩飛劍,繞著玉海緩緩兜了一圈,放眼望去,石壁上鑿開無數淺淺的斜槽,曆代祖師采集的玉簡一一插於此中,上首刻有玉簡的項目,下首說明宗門,他重視到有很多石槽並無玉簡在內,最短長的崑崙四訣,無堅不摧青冥訣,破儘萬法紅蓮訣,光照幽冥燭陰訣,先六合生渾沌訣,更是連項目都不見。

腐敗大開便利之門,借給他一塊巴掌大小的令牌,質地非金非木,邊沿扭七扭八,極不規整,令牌正麵鼓起一張鬼臉,似笑非笑,眸子骨碌碌轉動,後背刻滿了符籙,不時有一道道光彩亮起,稍縱即逝。

阮靜的叮嚀猶在耳邊——謹慎一些,寧肯慢一些,也不要急於求成——由此可見修煉本命神通的凶惡。以人身修煉妖族的功法,如同行走在刀鋒,他寧肯多破鈔些工夫,廣覽前人的心得,鑒戒一二,也不要拿本身的性命去冒險。

玉海雖在山腹中,氛圍卻不見渾濁,石壁之上開了很多透氣孔,有拳頭大小,清冷的輕風緩緩吹入,異化著草葉的暗香,沁民氣脾。魏十七一口氣瀏覽了二十餘枚玉簡,固然冇有處理本身的題目,眼界和思路都比之前開闊,他想到了幾條或答應行的修煉之法,隻是冇有實足的掌控,不敢亂試。

在將劍丸攝取體內,修煉本命神通之前,魏十七去了一趟“玉海”。

外海自上而下分為五層,第一層靠近劍閣入口,石壁上開鑿了三十多個洞窟,供崑崙弟子打坐憩息,參悟玉簡。第二層存放劍訣,數量起碼,石槽大半都是空的,像禦劍宗的洗鹿訣,五行宗的陰陽化極訣,鉤鐮宗的玄陰訣,空留其名罷了。第三層存放前輩先人修煉的心得和體悟,多數是關於修劍,也有一部分觸及煉器和煉丹。第四層存放崑崙弟子的遊曆見聞,足足稀有千枚玉簡,塞得滿滿鐺鐺。第五層存放玄門功法,大略是從玄門修士手中奪來的,煩複不堪,既不受正視,也無人清算。

隻是分歧的妖丹相互架空,殊難共處於一器,煉器師需把持鼎火,輔以各種伎倆,將妖丹煆燒至“存性”,乘機熔入骨骸中。至於如何把持鼎火,輔以何種伎倆,甚麼是煆燒至“存性”,《煉器雜說》中都冇有提及,看來這是煉器師的不傳之秘,不敷為外人道。

魏十七俄然想起孫二狗的那條蟒骨鞭,與青蜂劍如出一轍,都煉入了妖物的精魂,能力大增,不由有些意動。他將《煉器雜說》重新至尾看了一遍,不求貫穿,一味死記硬背,記在了腦中。

魏十七手握令牌,安然穿過三重禁製,波瀾不驚,登上了劍閣頂層。推開峭壁上的石門,沿著一條通俗的甬道斜斜往下,深切山腹當中,便是崑崙派保藏玉簡和劍訣的玉海。玉海深百丈,形狀像一隻蜂巢,半是天成,半由野生,最寬處周環近六十丈,底部是一汪深不見底的水潭,石壁上鑲嵌著大大小小的明鬆石,收回濛濛綠光,映得他臉孔皆綠,鬼氣森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